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球状雷电 雷电的危害分为电作用的破坏、热作用的破坏、机械作用的破坏。 (1)电作用的破坏:雷电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电压可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造成大面积停电。 (2)热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在极短的时间内转换成大量的热能,使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和爆炸。 (3)机械作用的破坏: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使被击物内部的水分或其他液体急剧汽化,剧烈膨涨大量气体,致使被击物破坏或爆炸。 雷电种类及危害 遭到雷电袭击的树木、房屋 (4)静电感应 当金属物处于雷云和大地电场中时,金属物上会感应出大量的电荷。雷云放电后,云与大地间的电场虽然消失,但金属物上所感生积聚的电荷却来不及立即逸散,因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这种对地电压,称为静电感应电压,往往高达数万伏,可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因此,对于存放可燃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仍是很危险的。 静电感应示意图 金属屋面静电感应 架空线静电感应 (5)电磁感应 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压和很大的电流,同时又是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因此在它周围的空间里,将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场中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并且还会在构成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上(如露天堆垛物捆扎用的铁皮、铁丝等)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这时回路上有的地方接触电阻较大,就会局部发热或发生火花放电。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以及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堆场也是非常危险的。 雷电流在泄放中其磁场在环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压 德国电子保险公司对8722件案例损坏原因的分析图 过电压 31,68% (雷击及操作过电压) 盗窃 7,01% 火灾 4,88% 水灾 6,22% 不小心/误操作 22,67% 其它 26,76% 风暴 0,78% 数据线缆 TV 电话 230/400 V MCR 110 kV ABC Company 移动基站 2 km 一个雷电的电磁脉冲可影响几公里范围的电子设备,这也使电子设备受损的几率增大.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直击雷危害:指雷电对电气设备或建筑物直接放电,放电时雷电流可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直击雷一般采用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的防雷装置防雷。 雷电感应危害:指当雷云出现在建筑物的上方时,由于静电感应,在屋顶的金属上积聚大量异号电荷,在雷云对其他地方放电后,屋顶上原来被约束的电荷对地形成感应雷,其电压可达几十万伏。雷电感应的防止办法是将感应电荷的屋顶金属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泄入大地。 雷电波侵入:指由于线路、金属管道等遭受直接雷击或感应雷而产生的雷电波沿线路、金属管道等侵入变电站或建筑物而造成危害。据统计,这种雷电侵入波占系统雷害事故的50%以上。因此,对其防护问题,应予相当重视。一般在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安装避雷器进行防护。 雷电的危害方式和防雷措施 1接地: 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2接地体或接地极: 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或接地极。接地体可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指专门为接地而装设的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及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3接地线: 连接于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间的金属导线称为接地线。 4接地装置: 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的总体称为接地装置。 接地的概念及类型 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级。 一类: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易燃、易爆场所 二类:国家级建筑、省部级办公楼、一般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建筑物、特大型厂房、南方潮湿多雷地区 三类:年预计雷击次数比较少的地方 建筑物的防雷分级 1一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1) 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或屋檐上的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 10m 的网格。 (2) 为了防止雷电波的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 (3) 对于高层建筑,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措施。 不同级别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 2二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1) 防直击雷宜采用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脊上的环状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5m×15m的网格。 (2) 为了防止雷电波的侵入,对全长低压线路采用埋地电缆或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