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

第八章 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 从公元前21世纪左右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统一中国,我国先后经历了夏(前21—前16世纪)、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前11世纪—前770年)、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这一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形成了早期的国家政权,出现了文字,并发展出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在社会制度方面,夏、商奴隶制社会在西周以后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 在此背景下,中国古代体育的基本形态与特征开始逐渐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国古代文明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推动中国古代体育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秦(前221—前年207)汉(前206—280年)时期,随着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建立,中国古代体育得以高度发展。两晋南北朝(265-550)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互渗互融以及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参与,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体育的演变,从而为中国古代体育在唐代的又一次发展高潮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史前体育的表现与特点 由于受原始社会生产水平的制约,在史前人类社会中,体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出现的只是与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呈萌芽状态的体育行为,如与史前社会的采集和渔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以走、跑、跳跃、投掷、攀登、搏斗等为主的各类运动技能及各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游戏活动等。 石球 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了石球。 石球是史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不但反映了原始渔猎活动由自然形态向社会形态的过渡,同时也为石球最终演化发展成为原始体育活动之一创造了条件。 弓箭 与石球的出现一样,弓箭的发明标志着中国的史前体育进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兵器 另外,像矛、锤、钺、斧、棒、刀、匕首等越来越表现出由工具向兵器发展的特点,初步形成了远攻、近防、格斗等主要类型,反映出原始格斗技术和武艺开始萌芽。 原始武舞 在云南沧源先民的崖画中,有原始武舞的形象描绘。画中有诸多人一手执方盾、一手执两端粗中间细的武器,跳着粗犷而节奏鲜明的盾牌舞。这类舞蹈既具有祭祀和娱乐等多种功能,同时又是在一定礼仪要求下的一种军事训练活动。 舞蹈 另外,1973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了一个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盆。陶盆内壁彩绘三组十五个跳舞者,他们头上发辫状的物体整齐地摆向一方,并肩携手,翩翩起舞,动作十分明显。这些图像表现出史前人类集体舞蹈和娱乐的情景。 保健术 原始医疗保健术是史前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抗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同疾病作斗争,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治病防病的知识,创造了健身舞蹈,以增强体质。 史前体育与原始宗教有密切联系。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的巫术和宗教行为中包含了大量的体育活动与竞技运动。在宗教性的舞蹈、戏剧表演中,那些狩猎、射箭、格斗、摔跤等实践活动被程式化和仪式化,最后积累发展为一种独立于宗教之外的教育手段与体育方法。 史前体育形态是随着史前人类的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的。从原始人类初期的走、跑、跳跃到球戏、射箭;从最初的打制石器到后来以搏斗和进攻性器械为主的武技的形成,这一系列的原始体育形式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几十万年,都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朦胧意识与努力提高自身力量的结果。从人类的原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所反映出的原始竞技、舞蹈、医疗的产生与发展,表明人们的身体练习已成为具有多种意义的重要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 中国古代体育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体育教育体系的形成 从先秦到两晋南北朝,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以武为主、文武并重和重文轻武等三个发展阶段。夏、商和西周时期,祭祀与武备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因而武备在教育内容中居于主导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以“百家争鸣”为特征的文化发展高潮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文武并重的社会风气。至西汉时期,由于封建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及汉武帝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中几乎完全排除了武的教育内容,在封建教育体系中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文轻武”之风。 (一)先秦时期的体育教育 1.先秦的学校体育 夏、商时代的“校”与“序”一般是文武兼习,但以武为主。在专职老师(一般由有作战经历的老年人充任)带领下,主要学习射箭的技术。 2.“六艺”与“四术” 先秦贵族学校的教学内容有“四术”与“六艺”。“大学”教授“四术”,“小学”则学习“六艺”。“四术”是指礼、乐、诗、书等四种专业知识与技能;“六艺”则包括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而在这两大部分中,均包含有丰富的古代体育内容。例如,“四术”中的礼、乐包括了射礼与舞蹈。而“六艺”中的礼、乐、射、御等四类教学内容更表现出十分丰富的体育性质。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与道德规范。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特指以宗法制度、等级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