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35盾构三线并行及下穿铁路施工技术
1.前言
1.1盾构三线并行及及下穿铁路施工概述
在城市中,以地铁为龙头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建设,受既有建(构)筑物和有限空间的限制,出现了大量复杂线型(如小半径、大纵坡)或复合近接(小净距、下穿铁路、立交)的隧道工程。
三线盾构隧道并行掘进时隧道净距较近,存在相邻盾构间自身的近接影响;三线盾构隧道下穿运营铁路时,盾构推进须不影响干线铁路运营,保证铁路行车绝对安全。
盾构三线并行及下穿铁路施工其不仅存在三管自身的近接影响,而且同时受列车行驶的振动影响,经多次扰动影响和叠加,属复合近接施工问题。同时存在三孔小净距隧道相继穿越铁路施工的沉降叠加和多次扰动效应。需防止盾构施工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下沉,防止铁路钢轨隆沉量过大和保证正常的列车速度以及地表、周边既有建筑物发生过量变形与破坏是一具有相当重大的技术难题。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软土地区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三线并行及下穿铁路掘进。
2.盾构三线并行及下穿铁路施工工艺
2.1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如图2-1
图2-1三线并行及下穿铁路工艺流程图
2.2盾构掘进顺序方案选择
遵循先施工两侧边洞,后施工中洞的方案,且三管的施工间隔时间宜长,以避免影响叠加。
2.3地基加固辅助措施
2.3.1地基加固类型及范围
出入段线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前,下穿区域铁路线路两侧B区设旋喷桩加固区,桩间范围内A区及其外侧路基C区分层注浆加固。加固区域如附图。
其中A、C区为注浆加固区,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A:主加固区,注浆加固,要求Ps≥1.0MPa;
C:次加固区,注浆加固,要求Ps=1.0MPa;
A~C:加固要求逐渐降低,在强度及刚度上形成过渡。
B区为旋喷加固区,由三排直径为1.5m的旋喷桩相互咬合形成,咬合量为0.2m;旋喷桩起加固和隔断及控制变形的作用。
2.3.2地基加固要求
地基加固后土体指标为:A:主加固区,要求Ps≥1.0MPa;C:次加固区,要求Ps=1.0MPa;
地基加固平面如图2-2,地基加固立面如图2-3,地基加固断面如图2-4所示:
图2-2 地基加固平面图(单位:mm)
图2-3地基加固立面图(单位:mm)
图2-4地基加固断面图(单位:m)
2.4管片加强辅助措施
铁路下方中心线左右两侧各30m的范围内的钢筋混凝土管片(共50环)配筋进行加强,同时对铁路路基下方的管片掺入钢纤维以增强其抗裂性。
动荷载作用区管片所受的弯矩较大,作用区以外的弯矩逐渐减少,在动荷载作用范围外5m处,弯矩减小10%,配筋量为9φ22;10m处,动荷载对管片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配筋量为8φ22。
铁路正下方即中心线左右两侧各5m的管片内力较大,所需的配筋量为10φ2211φ22,比标准地段设计增加31%44%;5m~10m范围内的弯矩减小10%,配筋量为9φ22,比标准地段设计增加17.6%;15m以外列车动荷载对盾构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可采用标准地段设计的配筋量。为安全及配筋要求,铁路中心线左右两则各6m的范围内采用钢纤维砼管片;钢纤维砼管片外采用24m的过渡区,过渡区内的配筋为9φ22,比标准地段设计增加17.6%;过渡区外采用标准地段设计的配筋量。
在下穿铁路线两侧范围内,设置7道地表沉降观测断面为了考察结构受到列车荷载冲击作用下的工作状态,选择了线路下管片环。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C隧道的拱顶位置进行了竖向加速度的测试。
图2-5 下穿铁路监测点布置图
2.7.3监测技术要求及监测频率
在监测工作中,监测精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深层土体测斜误差≤1mm;
(2)平面位移监测误差≤1mm;
(3)沉降位移监测误差≤0.5 mm;
(4)压力测试误差≤10%;
(5)分层沉降测量误差≤1mm。
监测工作必须随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服务,监测频率必须据施工需要调整,根据《上海地铁基坑施工规程》(SZ—08—2000)相关要求,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与施工工况相一致,应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对影响范围内的监测对象,合理安排施工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
⑴路基两侧高压旋喷桩加固:
地面隆沉观测:频率2次/天。
路基隆沉观测:频率4次/天。
线路隆沉位移观测:频率1次/2h。
管线隆沉观测:频率4次/天。
深层土体沉降监测:频率1次/天。
⑵主加固区分层注浆加固:
路基隆沉观测:频率4次/天。
线路隆沉位移观测:频率1次/2h。
管线隆沉观测:频率2次/天。
深层土体沉降监测:频率1次/天。
⑶次加固区分层注浆加固:
地面隆沉观测:频率2次/天。
管线隆沉观测:频率2次/天。
房屋隆沉观测:频率2次/天。
深层土体沉降监测:频率1次/天。
⑷盾构推进穿越线路:
a盾首距离铁路路基25m处~~ 电瓶车司机 4 电工 3 桁车司机 2 焊工 3 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6二通插装阀在液压打包系统中故障原因及排除(李江华)_new要点解析.doc
- 06管道超声波检测工艺标准_new要点解析.doc
- 06任务_西方经济学选择题,判断题,答案_new要点解析.doc
- 06任务_西方经济学选择题,判断题,答案要点解析.doc
- 6.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专题训练含答案及_new要点解析.doc
- 6.7章节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_new要点解析.doc
- 6.7章节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要点解析.doc
- 6.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new要点解析.doc
- 6.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要点解析.doc
- 6.分光光度法_new要点解析.doc
- 福建省福州琅岐中学2025届高三5月测试(一卷)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宁德市柘荣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精选考前押题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区属中学高三第二次模考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doc
- 英语六级选词填空真题答案卷二.docx
- 雅思自测模拟题.docx
- 项目外包合同.docx
- 数学证明都是错误的_20250727053459.pdf
-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白城一中联考2024年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云南省屏边县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六校联考(2月)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