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新).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新).doc

2.4.2 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求法,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与性质)出发,从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到一般,揭示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方面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 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 “二分法”是第一次进入高中教材,对教师来讲,教学内容是全新的,所体现算法的思想也是全新的,这就需要对“二分法”的本质和教材编写背景进行研究. “二分法”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教学中要探索如何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既要恰当渗透算法思想,又要合理运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组织教学,这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研究. 《课程标准》倡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既要有教师主导下的接受式学习,有要有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造的主动式学习,在“二分法”教学中能否实践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情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上学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在求解的过程中,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困难,所以希望学生具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演算以外,还要能借助几何画板4.06中文版中的“绘制新函数”功能画出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掌握Microsoft Excel 软件一些基本的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 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相应方 程的近似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逼近思想等,为学习算法做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二分法基本思想的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教学难点: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的理解和概括。 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式教学,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后实践 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复习引入 复习:一次二次函数求零点的方法; 简单的三次函数求零点方法 (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2)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的图象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上必有零点. 旧知识的复习为本节课方程的求近似解提供依据。 材料:高次多项式方程公式解的探索史料 在人类用智慧架设的无数座从未知通向已知的金桥中,方程的求解是其中璀璨的一座.虽然今天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中了解各式各样方程的解法,但这一切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的零点(即的根),对于为一次或二次函数,我们有熟知的公式解法(二次时,称为求根公式). 我国古代数学家已比较系统地解决了部分方程求解的问题,在《九章算术》,北宋数学家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书九章》中均有记载. 在十六世纪,已找到了三次和四次函数的求根公式,人们曾经希望得到一般的五次以上代数方程的根式解,但经过长期的努力仍无结果. 1824年,挪威年轻数学家阿贝尔(N. H. Abel,1802-1829)成功地证明了五次以上一般方程没有根式解.1828年,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瓦(E.Galois,1811-1832)巧妙而简洁地证明了存在不能用开方运算求解的具体方程.人们认识到高于4次的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同时,即使对于3次和4次的代数方程,其公式解的表示也相当复杂,一般来讲并不适宜作具体计算.因此对于高次多项式函数及其它的一些函数,有必要寻求其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在计算数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教学过程 问题2:如何求方程的近似解? 环节1:学生举例 环节2:师生探究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做出方程所对应函数图象,学生观察图象。紧紧围绕学生所举方程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对具体方程解的探究,为学生归纳出二分法的步骤埋下伏笔。通过对探究任务的分解及几何画板作图,进一步分散难点,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通过书上例题,寻找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1.求函数的一个正数零点(精确到). 探究1.零点的初始区间的确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