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编制依据 2
1.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2
1.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
1.3《新建铁路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2
2 适用范围 2
3 一般规定 2
4 工程概况 2
4.1 工程简介 2
4.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3
4.2.1 工程地质特征 3
4.2.3 水文地质特征 3
4.2.4 不良地质 3
5 开挖方法 4
6 爆破要求 4
7 爆破器材选用 5
8 爆破参数的选择 5
9 装药方法、装药结构及炮孔堵塞. 6
9.1 装药方法 6
9.2 装药结构 6
9.3 炮孔堵塞: 6
10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6
11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7
11.1 工法流程 7
11.2 施工方法 7
11.2.1 炮眼布置原则 7
11.2.2 放样布眼 8
11.2.3 定位开眼 9
11.2.4 钻眼 9
11.2.5 清孔 9
11.2.6 装药 9
11.2.7 联结起爆网路及方式 10
11.2.8 瞎炮的处理 10
12 检测标准 10
12.1 超欠挖 10
12.2 半眼痕保存率 10
12.3 对围岩的破坏程度 10
13 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 10
子谦山隧道爆破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14-2005)
1.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3《新建铁路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
1.4《爆破安全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合福铁路客运专线子谦山隧道爆破作业。
3 一般规定
爆破施工中需要使用炸药、雷管等火工品进行爆破作业,所以要加强对火工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管理及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所有的措施都必须以国家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
4工程概况
4.1工程简介
子谦山隧道工程全长3820m,隧道进出口施工里程为:DK156+869~DK160+689。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设置为“人字坡”,从隧道进口(DK156+869)~DK160+200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0.1‰,坡长为3331 m,从DK160+200~隧道出口(DK160+689)为单面下坡,坡度为10.5‰,坡长为489 m。洞身最大埋深约312.5 m,最小埋深约5 m,主要围岩为Ⅱ级48 m、 Ⅲ级1215m、Ⅳ级1785m、Ⅴ级772m;本隧道从DK159+891~DK160+509段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为30000m。
4.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4.2.1工程地质特征
4.2.1.1本隧道进口段表层为Qel+dl粉质黏土,硬塑,下部围岩为T1h灰岩,灰色~灰白色,中后层构造,岩质坚硬,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灰岩岩溶发育,局部有石英二长闪长岩侵入体。
4.2.2.2本隧道出口段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黏土,硬塑,其下为S2f粉砂岩、S3m细砂岩、K2x泥质粉砂岩,三者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全风化呈砂土状,强风化呈块状,弱风化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4.2.2工程地质及围岩分级情况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长度(m ) 地质情况 围岩级别 DK156+869 DK156+898 29 粉质黏土 Ⅴ DK156+898 DK156+960 62 T1h灰岩 Ⅴ DK156+960 DK157+000 40m 弱风化灰岩 Ⅳ DK157+000 DK157+170 170 灰岩 Ⅲ DK160+425 DK160+580 155 石英砂岩 灰岩 Ⅴ DK160+580 DK160+660 89 石英砂岩 Ⅴ DK160+660 DK160+689 29 粉质黏土 Ⅴ 4.2.3水文地质特征
4.2.3.1本隧道进口段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预测最大涌水量为689.26m3/d,属中等富水区,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加强支护和隧底岩溶处理及防排水措施,以预防涌水突泥等工程事故的发生;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4.2.3.2本隧道出口段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较发育,施工中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并加强支护及排水措施。
4.2.4 不良地质
4.2.4.1 DK157+510为断层破碎带,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稍发育,预测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为11.56(m3/天/米),为强富水段,加强超前预报、支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