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元煤矿区域防突方案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仁怀市五马镇三元煤矿 区域防突 措施方案 二零一一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3 一、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3 二、井田面积、地质构造及特征……………………………………3 三、煤层赋存情况……………………………………………………4 四、水文地质…………………………………………………………5 五、煤尘爆炸性和煤的自燃倾向性…………………………………5 六、矿井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情况…………………………………5 第二章 安全生产系统现状…………………………………………6 一、巷道布置及开采情况……………………………………………6 二、矿井通风…………………………………………………………7 三、矿井瓦斯抽采系统………………………………………………8 四、监测监控系统……………………………………………………8 五、人员定位系统……………………………………………………8 六、压风自救系统……………………………………………………8 七、供水施救系统……………………………………………………9 八、通信联络系统……………………………………………………9 九、紧急避险系统……………………………………………………9 十、矿井防灭火系统…………………………………………………9 十一、矿井防尘系统…………………………………………………9 十二、运输系统………………………………………………………9 十三、供电系统………………………………………………………10 十四、排水系统………………………………………………………10 区域防突措施方案………………………………………10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11 区域防突措施…………………………………………………18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28 区域验证………………………………………………………33 贵州仁怀市五马镇三元煤矿 区域防突措施方案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 1.地理位置及概况 三元煤矿隶属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所辖。矿区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06°15′23″~106°16′00″;北纬27°40′07″~27°40′44″。 井田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属剥蚀型山地地貌。区内以山间盆地为主,地势南部高,北部低。矿区南部最高海拔为1100.0m,最低处位于矿区北部,海拔为688.0m,相对高差412.0m。 交通情况 井田位于仁怀至五马公路旁南东侧,有乡村公路与209省道相通距离约0.5km,距仁怀市24km,距鸭溪电厂60km,至金沙县城28km,经五马、枫香到遵义99km,交通较为方便。 井田面积、地质构造及特征 1.井田面积 境界:井田范围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21901)划定,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矿区拐点坐标 点号 直角坐标 X坐标 Y坐标 1 3063535 2 3063342 3 3063342 4 3062430 5 3062490 6 3063511 7 3063570 井田面积:0.5976km2, 开采标高:+780—+550m 矿界形状为一不规则七边形,走向长1.08km,倾向宽0.55km,井田面积0.5976km2,主采C7、C12煤层。 2.地质构造及特征 ⑴、地层 区内及附近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及第四系(Q)。现将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分布于井田北东部,岩性浅灰、灰色厚层至块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产腕足类、蜒类等生物化石。厚度大于100m 。 ②、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分布于井田中部,是本区的含煤地层。岩性由灰、灰黄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铝土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共含煤9层,其中稳定可采煤2层,分别为C7和C12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为C5、C10。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含煤岩系的中部和下部。该组与下伏茅口呈假整合接触,厚度约94m。 ③、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分布于井田中部,岩性为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灰岩、粉晶灰岩,顶部有一层黑色硅质层与杂色页岩互层,含腕足类、腹足类等化石。厚约55m。 ④、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 分布于井田南西部。岩性:下部为灰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