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生肖看中日文化的差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十二生肖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从十二生肖看中日文化的差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的产生渊源及发展变化,进一步从细微的生活角度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从而探究中日文化的优缺点,达到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9/view-7230207.htm   关键词: 十二生肖 亥猪 中日文化差异   现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像所有的所谓肮脏的动物一样,猪最初被视为神圣之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认为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亥是家猪,而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亥却是野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在文化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这种差异又折射出中日在环保问题上有什么不同。   一、山神的象征(猪)   据古事记记载,日本古代传说中的英雄ヤマトタケル(景行天皇的皇子)最后看到的神是白猪化身。タケル是一位集智慧与力量于一身的英俊皇子,他的英勇善战都让他的父皇景行天皇感到胆战心惊,害怕危及到自己的皇位,任命日本武尊只身一人前去攻打西边的国家。タケル化身为一名妙龄少女潜进该国,杀死了君主,并且降伏了掌管土地和山河的神。景行天皇对获胜回来的タケル又指派了新的任务,命令タケル一人继续作战攻打东边的十二个国家。从火灾水灾中死里逃生的武尊,凭着自己的力量征服了这十二个国家和周边的各路神仙,达成了景行天皇统一了古代全日本的梦想。虽然天皇一直怀有杀死タケル的想法,但タケル的死却与其无关。   在回国的途中,タケル自身决定挑战伊吹山的山神。对决伊吹山山神的决定,并非景行天皇的旨意,而是タケル的个人行为。在出征之前,タケル只身一人来到伊吹山。由于对化身为白猪的伊吹山山神的出言不逊,导致自身的神力丧失,又遭遇了山神的攻击而不省人事,后突发疾病死亡,因此与伊吹山山神的对决无极告终。   由于伊吹山山神化身为白猪,成功描述了日本人对猪的敬畏与虔诚的感情。猪对日本人来说是住在深山,突然出现在人类眼前的野生动物,并且带有人类不可侵犯的自然神力的神。   在西日本的农村,每年阴历的亥月里的第一个亥日,人们用收获的新米制作年糕,供奉给神龛里的庄稼神(也称为亥神)。庄稼神每年春天到秋天守护着农作物,到了冬天就会回到深山,称为山神。对日本人来讲,十二生肖的猪并非家禽,而是深山的野猪,是山神。   二、日本亥的特异性   对一般的日本人来讲,野猪和猪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关联,主要表现在它的称呼上。野猪日语为(いのしし)而猪为(ブタ),从?k音上来讲没有任何共通性,从汉字的书写上来说也不同。和日本不同的是,在中国,猪和野猪都是猪的一种,不同仅在于猪是家养的,而野猪是野生的,从称谓上立刻可以把二者联系起来。一提到十二生肖的亥,对日本人来讲是代表山神的野猪而不是猪。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中国生肖的猪是被家养化的野猪这件事是出乎意料和难以置信的,忘记了猪和野猪的关系。这和野猪家养化的饲养在日本多数地区没有落实和推广有关,近代以后,养猪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之后。和中国对猪的爱护感情不同,因为日本人心中十二生肖的亥是野猪。   日本人对凶猛野猪的感情也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只是透过文学家们的想象力,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猪被赋予了亲切的感情。代表日本随笔文学的杰作徒然草中,出现过「伏猪の床」(ふすいのとこ)『和歌こそは、なんといってもやはり趣の深いものである。身分の低い、いやしいものや山の木コリなどのすることも、歌にいあらしてしまえば、趣があり、恐ろしい猪も、「ふすいのとこ」といえば、??雅になってしまうのだ。』用「伏猪の床」这么优雅的表现方式来书写猪,从另一角度说明古代日本人看到猪睡着幸福的样子,对猪的亲切之情油然而生。   三、新文化交流的象征――猪   (一)中国文化中的“猪”   猪为六畜之一,不但在生活上息息相关,在文学、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猪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所以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汉魏时玄菟郡辖下东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夫余部,善于养牲口,索性就用六畜作为官名,如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称人猪加,犹如现在称呼部长、省长一样是尊称。和猪有关的成语一龙一猪,将龙与猪相比,说明贤愚悬殊,也是这个典故豕交兽畜(不以礼待人)、鲁鱼亥豕(抄写过程出错)、豚蹄禳田(以较小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辽东豕(少见多怪)等。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春节前,人们一般在腊月二十五日前杀猪,二十六日为封刀日,不能再动刀了。浙江一带在杀猪时讲究“一刀清”,即一刀杀死,否则认为不吉利。进刀时屠户要讲一句“出世入身”的话,小孩妇女不能观看。杀后要将粘有猪血的利市纸压在室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