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的春天.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暗流涌动的春天

暗流涌动的春天   裴积荣,陕西黄陵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长篇小说《祝君晚安》《儒殇》,中篇小说集《西部女性》,短篇小说集《今夜?~州月》,散文集《西行阳关道》等。 中国论文网 /5/view-7122036.htm   一   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1965年深冬在北京召开的。这个会议规格很高,筹备的时间很长。《延安日报》社的一位朋友私下里告诉我,这年春天筹备此会时,延安地区我是初选对象。然而后来因政审未过关,我被淘汰了。延安地区参加这次文学创作代表大会的个人代表只有曹谷溪一个人。另一个代表是柳林村的团支部代表刘德琴。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全省代表有30多人。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杰带队,任队长。省作协副主席胡采任副队长。   陕西省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1966年初春召开的。我是农历正月初八踏着积雪走进省作协大院的。这次大会虽然是建国后省作协召开的第一次文学创作会议,但省作协似乎并没有认真准备,没有会标,没有横幅,没有会议时间安排表,没有秩序册,也没有便于会员相互联系交流的花名册,会后也没有照相留念。记得是省作协的田畸做了注册登记之后,就送我到住宿地等候开饭。正式开会是第二天的事情。和我同宿舍的是铜川市的业余作者郭云龙。他写了一篇受过火伤的煤炭女英雄冯玉萍;我是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路遇》,同在《延河》上发表了。这就是我俩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的资本。上世纪六十年代陕西省的文学创作态势真是穷白得可怜啊!   据我所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要在报刊上发表一篇作品,编辑部都必须在作者原单位做书面调查,政治审查通过后方可发表。即使仅有四句的一首小诗,也必须如此。   我对省作协一直很向往,就像教徒向往麦加和耶路撒冷一样。但我报到后的一整天都是冷清清凉洼洼的。直到晚上,作协的王丕祥老师和陈贤仲老师才分别来宿舍看望了一次大家。他俩当时都不是作协的主要领导,只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这次会议为什么给人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呢?我并不知道。直到这年的“五”通知发布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铺天盖地的文化人都遭难了,《陕西日报》上发表了通栏大标题――“打倒反动学术权威胡采”后,我才逐渐醒悟了。   我们宿舍的几位同志都很陌生,都没有谈论什么!我们都静静地等候着第二天的会议。   二   开幕式并没有在作协礼堂举行,而是在一个摆了一圈桌子不是很大的房子里举行。会议由作协副主席胡采主持。当时,到会的业余作者约30几个人,后来还陆续报到了一些人。会上,胡采指着说:“这是咱们的老魏(魏钢焰),这是咱们的老杜(杜鹏程)。”柳青老师在长安县,没有参加。李若冰和王汶石老师也没有参加。随后作协的同志和业余作者各自介绍了自己。延安桥儿沟有一位农村青年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好像不是搞写作的,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可能是“因地得福”。胡采同志问他:”你们桥儿沟变化大不大?”那位同志很慷慨地大声说:“很大很大!”这位农村青年好像对参加这次会议没有准备,他竟然连笔记本也没有带。我带的是一个文件夹,里边夹了厚厚的一沓白纸。那位同志向我要了几页白纸做记录。   预备会上没有人做重要讲话。到会者分两组,写城市题材的分一组,写农村题材的分一组。随后便分小组学习报纸,座谈讨论。我年龄较大(那年我33岁),领导指定我做农村组组长。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大家学习报纸,座谈讨论和开小组长会时向领导汇报。一次小组长汇报会上,胡采老师还接过我的文件夹随意翻了翻,问我:“你那是个什么学校,有多少人?”我很尊敬地站起来做了回答。   参加这次会议的,一部分是农村青年,一部分是城市工人,还有理发员等。我这个组有关中青年翟曜、姚金泉,和扶风县的罗铁宁、靖边县的包登发等,都是农村青年。还有延安富县来的代表杨明春。罗铁宁写了一个小剧《丁家姐妹》,尚未发表就参加了这次会议。省作协的黄桂花老师,会议期间,多次找罗铁宁谈话,对他很器重,与会者都很羡慕他。翟曜因为在《延河》上发表过几个短篇小说,就成了会上的明星。   三   现在回想起来,这次会议存在的问题是,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想不到一块儿去。参加的多数人是城市和农村青年,他们想多看多学多问。小组讨论会上,群众提出的要求并不少,但会议领导人都是默不作声。   1、要求与会者在作协老师带领下早晨集体上操;   2、要求作协老师辅导毛主席著作,尤其要辅导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3、要求王汶石老师辅导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   4、要求魏钢焰老师、李若冰老师辅导散文的写作技巧。(当时魏钢焰老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几篇关于大庆的散文,在全国影响很大,反响很好。)只有这个问题,在一次小组长汇报会上,胡采老师表态说,“对这个问题,在我们作协,要当作好人好事来表彰”;   5、要求会后全体人员与作协老师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