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史学视域下《想象的共同体》.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史学视域下《想象的共同体》

比较史学视域下《想象的共同体》   摘 要:本尼迪克特“第一波”不以语言为要素的“美式模式”、“第二波”群众性语言民族主义、“第三波”官方民族主义以及“最后一波”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等四个阶段对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进行论述,揭示了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从美洲到欧洲再到亚非的一波又一波涌现的发展方式,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其本质是建立在社会心理学基础之上的现代化的想象形式。该书是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是连接现代与后现代研究的桥梁。 中国论文网 /5/view-7246520.htm   关键词:民族;想象的共同体;比较历史学   作者简介:陈思(1992-),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2   纵观历史,对民族主义研究的学者大有人在,但是真正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系统理论的学者却寥寥无几。作为民族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虽然休Hugh Seton Watson)的英文论著涵盖面最广,但是他也很难给出民族主义的确切定义并且承认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想象如今依然存在着。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本书的作者安德森尝试对民族主义这一历史悠久的现象做出合理的阐释。他把民族(nation)、民族属性(nationality)以及民族主义(nationalism)作为研究起点,揭示出它们的起源以及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发展变化,并且试图说明为什么人们对民族主义这一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具有深深的眷恋之情,甚至甘愿为其牺牲生命。安德森认为,民族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虽然其边界是可以改变的,但却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有限改变。本尼迪克特念,同时对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区别做出具体阐释,为我们深入了解民族主义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概念。   比较史学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科学,在给定时间内,不同社会拥有类似的文化环境或者不同时间下同样的社会,都可以作为比较的对象。纵观历史,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一次胜利的革命都是以民族来自我界定的,无论在形式还是实质上都是民族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为什么民族主义的时代无法结束?同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使他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共同体?不同民族之间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新的共同体呢?由此可见,在比较史学视角下追溯民族主义的起源以及随时代发展变迁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   产生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源有哪些?在追溯民族主义文化根源的问题时,本书作者明显采用了比较史学的方法,即用历史实例的对比来证明某一理论的观点。按照比较史学的分类方式,首先体现在用实例的对比来证明某一理论的观点。   宗教共同体以及王朝的解体是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背景。在宗教共同体中,作者阐述哥伦比亚自由主义者彼得罗Pedro Fermin de Vargas)《平蛮策议》中的观点,即通过让印第安人与白人通婚,解除纳税义务,消除心理防线,使其逐渐驯服,逐步西班牙化,从而灭绝印第安人;同时引出巴西、美国等采用种族大屠杀的方式灭绝印第安人的历史事实。将糖衣炮弹的软化政策以及残暴杀戮的灭绝政策进行对比,虽然两者基于同一目的,但是实施的过程以及所造成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作者利用这一对比揭示了由神圣语言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本质上区别于现代民族想象的共同体,但这种建立在神圣语言基础之上的宗教的共同体为后来想象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将民族准确类比成“社会学有机体遵循时历节奏”时,作者将四本不同文化、不同时代背景的小说进行对比,它们分别是《社会之癌》(Noli Me Tangere)《阿尔巴尼亚王国的弗罗兰地和洛拉的故事》(Pinagdaanang Buhay ni Florante at ni Laura sa Cahariang Albania)《发痒的鹦鹉》(El Periquillo Saniento)和《黑色的三宝垅》(Semarang Hitam),列举引用四本小说不同章节,通过对比总结使读者对于“社会学有机体”以及“历时节奏”有了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解,向读者传递了时间性这一概念对于旧的共同体的瓦解、新的共同体的产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想象共同体的起源产生于三个原因,首先是旧的宗教共同体为人们提供了思想上的统一,孕育了跨越大洲的思想共同体;其次,君主制的统治使人们意识到世界就是为某一阶层效忠的主体,越是向其靠拢越能获得更多的既得利益;最后,在时间的概念中,宇宙与人类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二   什么是想象的共同体?它是如何延续发展的?这是作者在书中所要阐释的核心问题。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因为“民族”这一概念诞生时正值启蒙运动与大革命轰轰烈烈的鼎盛时期。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