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道士活烧住持案探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云观道士活烧住持案探秘

白云观道士活烧住持案探秘   白云观坐落在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路,是我国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祖庭。1946年11月11日夜,众道士将该观住持安世霖、监院白全一强行捆绑,架柴泼油,活活烧死,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过后不再提及,至今鲜为人知的白云观活烧老道案(下称“惨案”)。 中国论文网 /4/view-7173708.htm   一、名观简介   白云观集“古庙”“大庙”“官庙”“俗庙”于一身,成为“历史悠久千百年,气势恢弘不一般,高层关注屡定向,雅俗共赏都喜欢”的名观。   1.作为古庙,白云观为唐天长观旧址,金大定十四年(1174)改名十方大天长观;泰和三年(1203)改名太极宫。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改名长春宫。明永乐(1403-1424)易名白云观。清康熙、乾隆、嘉庆、光绪,及民国期间屡有大规模修缮和重修。有诗赞曰:“历史悠久人赞叹,道教香火不曾断。唐金元史均有载,明皇赐名白云观。第一丛林非自擅,清朝民国屡修建。至今已有千百年,古庙新生更灿烂。”   2.作为大庙,其坐北朝南,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60米,建筑布局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观立红墙灰瓦照壁,上嵌“万古长春”四块琉璃雕砖。山门前有一四柱七楼木雕彩画牌坊。正楼前额“洞天胜境”,后嵌“琼林阆苑”。楼前一对石狮。山门面阔三间,砖石结构三券门,两侧建八字照壁,门前左右有石蹲狮和华表各一对。有诗赞曰:“坐北朝南比金銮,红墙灰瓦照壁前。四柱牌坊气势在,三路建筑殿宇全。洞天胜境皆点赞,琼林阆苑众口传。西便门外白云观,到京不去终生憾。”   3.作为官庙,当年成吉思汗亲聘丘处机为住持;明永乐敕命重修,以“处顺堂”为中心加以扩建,始成今日规模,并于正统八年赐匾额“白云观”;慈禧太后更恩赏御膳房。今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诗赞曰:“成吉思汗聘丘祖,长春道人声名张。永乐敕建又更名,正统赐匾威四方。慈禧恩赏御膳房,白云常飘素食香。道教协会?营盘,高层关注屡定向。”   4.作为俗庙,从清初正月十九的燕九节白云观庙会,到1987年后的白云观民俗迎春会,白云观雅俗共赏成了人们祈福、求仙、问道、娱乐、餐饮、休闲的好去处。有诗赞曰:“俗庙一座白云观,祈福问道求神仙。西便门外得净土,北京城里结善缘。男女老少人擦肩,吃喝玩乐笑声喧。一年一度游客多,香火传承到今天。”   二、案件起因   一是住持接任纰漏多――首要原因   惨案发生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白云观的两次住持危机。   首于1930年,南京政府颁布《寺庙登记条例》《监督寺庙条例》后,白云观自认已在公安局登记,便对社会局接管寺庙后,要求再次登记,漠然处之。对此,社会局断然将住持陈明彬撤革,直到次年11月陈缴清认捐费用,才予登记。   次于1936年1月,南京政府重新颁布《寺庙登记规则》后,规定所有寺庙一律在6月底前重新登记,住持更迭也在登记之列。时值住持陈明彬去世,围绕监院安世霖的继任住持资格,寺庙登记受阻。   社会局认为:“今安世霖既系当家名义,竟呈报接充住持,具结人又复含糊其辞,迹近影射,似未便照准,免滋纠纷。”要求白云观按惯例由诸山公推选举住持。后查阅白云观法卷时,又发现前后墨迹不同,在叙述陈明彬功德、传戒等史事时系一人之墨迹,“至叙弟子若干名,将法传与安世霖时,则系另一人之墨迹”。遂指令北平道教会调查,道教会三常委田子久、张子余、甄寿先联名呈复社会局,主张另选合适人选继任白云观住持。但因安世霖有权要相助,加之寺庙登记已拖延近两月,最后以社会局让步,同意安世霖暂代,完成此次寺庙登记。   安世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原籍河北房山,16岁出家。陈方丈传戒,他来观受戒,得到赏识。陈以安相貌清秀,人品端正,于传戒中,选其为下代观中主持人。陈羽化时,安已是监院。曾任华北道教总会常务理事的张修华说:“安世霖既无学识,又少声望,并且没有受过传徒的天地二号大戒,又未经道众选举,根本不够做方丈的资格,是陈方丈在病重时,安硬逼着陈写方丈法(类似遗嘱)传他作方丈的。庙中道士根本对他就不佩服。”十方丛林制度规定方丈死后另选新人,徒弟不能继承,故陈方丈写的“方丈法”有违祖制。   二是派系争斗矛盾多――历史原因   北京道教内部派系矛盾由来已久,沦陷期间,围绕成立华北道教总会,愈演愈烈。   1941年,日寇为利用道教,由兴亚院下令,成立华北道教总会。请北京道教界久孚众望的地外火神庙住持田子久当副会长。田本正一派道士,却长住全真龙门派祖庭白云观下院的火神庙。对田当选安世霖不服气,遂令长住白云观百余道士,不得加入道教总会,否则启单。安还拉拢正一派道士、永定门外二郎庙住持张子余,挖田的墙角。并将白云观大批古物盗出,送日伪维持会会长江朝宗,以为靠山。   对此,田借口白云观是全国道教祖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