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题目中字体加粗部分是老师上课画的重点,其中带有 部分为老师画的重点的重点,字体没有加粗的题目为上一届的复习内容 )
第一章
1、地理教学论
定义: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2、地理教学活动的八大要素及作用:
(1)要素:学生(核心/根本)、 教师(主导)、 地理课程(实质性)、 地理教学目的(基本)、教学管理(保障)、 教学方法(较活跃)、 教学评价(不可缺少)、 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
A、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学生是地理活动的主体。
B、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
C、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D、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E、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
F、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G、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
(2)相互关系:
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的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3、地理教学论学科性质:地理教学论不属于地理科学的任何分支,而隶属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它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4、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最为直接、密切的):地理教学论的地理学基础、地理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地理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P13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第二章
1、地理课程:地理课程就是地理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来说,它具体表现为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音像教材)等。”
2、课程的类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课程表中的学科,由教师直接传授的经验。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学生团体交往、校园文化等,这些活动并不直接传授经验,经验只是隐于其中。
(2)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是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如地理、历史、物理、化学。
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学生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也常常被称之为“经验课程”。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活动”,其发展历史较分科课程要迟上千年。
(3)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与分科课程相反,核心课程一改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而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必修科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
核心课程的特点除了学科间的综合而构成一个“核心”之外,它还有另一显著特征,即这种课程是须所有学生共同学习和掌握的。
外围课程:是为不同的学习对象准备的,是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的。它不像核心课程那样稳定,而是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年代的不同及其他差异而进行相应的变化。
3、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最早设置“地理”(舆地)课程,这是我国学校单独设科的地理教育最早历史(相比国外较晚)。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制定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第一个课程设置方案。
4、地理教材(广义)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地理)、地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应包括所有适用于地理教学活动的材料,如地理教科书、地图册、练习册、教师教学用书、指定的学生地理课外读物以及各种地理教具(如地理模型、地理教学挂图、地理图片等)和音像教材等。
地理教材(狭义)通常所说的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5、中学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
(1)划分教学因子(教学知识点)一般可以将教材的框题作为教学知识点。
(2)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梳理各知识点,形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46_T 554-2021 油棕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 VIP
-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原文及译文.doc VIP
- 合成氨主要设备构造及设备一览表.pdf VIP
- 更换10kV及以下线路导线标准作业流程.pdf VIP
- 现代卫星通信系统工程建设概预算与设计施工技及技术标准规范实用手册.doc VIP
- 乐学英语口语教程(第二版)Unit 6 PPT课件.pptx VIP
- 剪映电脑版使用教程(超详细).docx VIP
- 智能图像处理:Python和OpenCV实现 课件 第二章 数字图像的获取和基本运算.pptx
- AnyBackup CDM 7 型号和功能列表.docx VIP
- 新人教版(2022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3.1 温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