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结项鉴定15.6.9概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都区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结项鉴定审批书 立项编号 WDJY007 课题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德育课程中的策略研究 学科分类 思想品德学科 主 持 人 王广华 所在单位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填表日期 2015年5月 魏都区教体局 制 2014年10月 声 明 本申请结项鉴定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魏都区教体局享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权。特此声明。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仅适用于魏都区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申请。 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项上划圈或打“√”。 三、本《结项鉴定审批书》报送一式3份(A4纸型,于左侧装订),并附3份项目最终成果和1套必要的过程性材料。以上材料经项目主持人人所在单位审查后,集中报送到魏都区教研室305室;同时报送相关文档的电子版。电话:0374-2189027 一、数据表 结项鉴定成果名称 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德育课程中的策略研究 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资料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资料 计划完成时间 2014.05----2015.05 实际完成时间 2014.05----2015.05 申请结项时间 2015.05 结 项 种 类 A.正常 B.提前 C.延期 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简况 项目负责人 姓 名 王广华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9.11 所在单位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专业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程与教学 学 历 本科 学 位 学 士 联系电话E-mail 1721781830@ 课 题组 主 要 成 员 姓 名 单 位 职称 承担任务 丁永军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中学高级 调控实施过程、资料的审定、印刷,经费的筹措。 杨欣荣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中学高级 教学案例、课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撰写实验体会,论文 屈小军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中学二级 教学案例、课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撰写实验体会,论文 马娜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 中学二级 教学案例、课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撰写实验体会,论文 注:课题组主要成员按研究参与程度及完成任务量的实际情况依次填写。 二、总结报告 一、对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德育课程中的策略研究的认识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道德支柱和精神动力。而且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是反映个人自我道德追求的文化精粹,是民族精神的宝贵历史遗产,当然也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对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教育要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高素质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养成文明行为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德育内容具体包含有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教育以及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实施政策的教育。德育课教学可以贴近学生,并且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现下,学校德育教育趋向综合性、多学科融合,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应抓好契机,把自身融入到德育课教学中,并充分发挥德育课在树立学生传统美德意识、全面做好传承创新的重要作用。 理论依据 1991年吉林省辽源市率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广泛地开展了中华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