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届高三地理备考教学研讨会讲座.ppt
E 返回 1.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例.下图是某地海岸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图内海岸出现海崖的地方,其海崖最大高度可能有 A.75米 B.125米 C.175米 D.225米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若ab,则Pa,Qb? ???若ab,则Pa,Qb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可以通过公式: (n-1)d<h<(n+1)d 例.下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100 A 400 河流 B 拓展:桥梁AB离水面的高度 (3-1)×100米<H< (3-1)×100米 2.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6)局地气候影响 山地的迎风坡多降水,背风坡少雨;山地的阳坡热量条件较好,阴坡的热量条件较差。 返回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地转偏向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纬度越高,影响越明显。 (2)对天气系统的影响 气旋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反气旋在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逆时针方向辐散。从而形成各种天气现象,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对大气运动的影响:三圈环流与风向;季风环流。 (4)对大洋洋流的影响 (5)河流两岸侵蚀现象 北半球:平直的河流河道向右偏,右岸侵蚀严重,左岸泥沙堆积;南半球:平直的河流河道向左偏,左岸侵蚀严重,右岸泥沙堆积。预测河流弯曲情况,对寻找矿产,建设港口、码头,选择航道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意区别:河岸凹岸、凸岸的冲刷和侵蚀情况 返回 2006年全国卷Ⅱ3~5题 一、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1.东西半球: 明确20°W和160°E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2.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N S N S 一、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2)俯视图: ①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北逆南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一种能模拟任意非线性激活函数的量子系统.pdf VIP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跨学科课程融合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卡特彼勒3512C发动机零件图册 英文版.pdf VIP
- 临床复用医疗器械集中管理率、职业爆发率、包装合格率等消毒供应中心质控指标体系指标要点.doc VIP
- 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脚本.pdf VIP
- 【开学第一课】高三开学第一课(生物)(共28张PPT).pptx VIP
- 提钒炼钢厂点检维护作业区专职点检绩效考核实施细则.doc VIP
- 加油站管理者的领导与团队建设.pptx VIP
- 劳动防护用品基础知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