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里的生活》.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那里的生活》

关于《那里的生活》   我区壮汉双语作家蒙飞今年新作频出。1月,小说《塑像》在《广西文学》刊发;4月,长篇小说《组委会》获网易首届原创文学大赛优秀作品奖;5月,长篇小说《那里的生活》出版;7月,小说《卢长火传》得到《民族文学》特别推荐刊发;9月,壮文长篇小说《山重水复》将出版。在讲壮话的人越来越少的今天,蒙飞始终坚持壮汉双语写作,一写就是二十多年。 中国论文网 /5/view-7067929.htm   坚守:学会壮文是幸运,壮文写作是自信   蒙飞来自马山县一个叫周鹿的古镇,那里壮汉两族杂居。1983年,17岁的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期望报考政治系,而是选择了广西民族大学首次开设的壮语言文学专业。“这个选择决定了我这辈子与民族语言文化,与壮文打交道。”蒙飞说。大二那年,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壮文和汉文作品。   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广西民族报社和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工作。二十来年间,许多同行或离开这个领域,或下海经商,他却始终坚持壮汉双语写作,出版了汉文长篇散文诗《歌墟》、散文集《温润的微笑》《侗情如歌》《边陲画廊》《旧梦新月》等著作。他和黄新荣合作创作的壮文长篇小说《节日》是壮族作家用母语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历史空白,获得2008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08年第三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2011年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11年第二届壮文文学奖等奖项。   “用母语写作是每个作家的情结,我比其他壮族作家幸运,学会了壮文。”蒙飞在谈到壮语写作时说,“使用母语创作是我手写我口,不存在语言和思维的转换障碍。”他认为,坚持母语创作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欣慰:81岁的妈妈听得懂我的小说   “母亲能听懂我写的小说,这让我很高兴。我将继续为我的民族而写作,书写我的民族。”每出版一部壮文作品,蒙飞就高兴地念给81岁高龄的母亲听。   对当下农村的关注,对民族文化的思考,渗透在《那里的生活》的细节中。这部作品所描写的,正是一个壮族村庄当下的状态,小说围绕“出”与“入”、“逃离”与“回归”两大主题,通过覃树文等人鲜活生动的故事,反映留守青壮年的情感与性需求、隔代抚养教育、养老、学校撤点并校、新读书无用论、传统文化断代、进城务工者的蜕变、农民工二代生存状态等诸多问题。在蒙飞笔下,农村人在城镇化浪潮下的喜怒哀乐真实可触。   对于壮文小说影响力大小的问题,蒙飞认为,壮文推行50多年来,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的曲折过程,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历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和“骏马奖”都有壮文作品获奖。壮文文学作品拥有了一批固定的读者,如壮文专业学生和老师、壮文工作者、壮族文化文学研究者和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民族研究者等。他的文学作品成为壮文学校师生的教辅材料。   至于作品影响力的大小,有时候不在于作品本身,更多的是与机制、机遇和展示平台等外在条件有关,这其中需要壮文作家的更加努力,需要更为平等的机会。目前,他正在极力呼吁《民族文学》创办壮文版,为壮文文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探索:作家改善生活,影视是条路子   如果说坚持壮文写作让人觉得蒙飞比较“乡土”,那他也有“潮”的一面。他以“周鹿”为笔名创作的长篇小说《组委会》参加了网易首届原创文学大赛,从20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在28部获奖作品中占据一席。这部反映城市和官场生态的小说不仅拿回奖项,还售出了影视和漫画改编权。   蒙飞表示,作家上网写作和在网络上发布作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所带来的机会无限大,发布也快捷、有效。网络的评奖从某一角度来说,更为公平。”网络好作品因为拥有大量的读者群,纸质版一旦出版,销量应该不错。   影视剧热衷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潮流早就风行,去年4月,广西女作家辛夷坞的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由赵薇拍成电影,获得很好的反响。莫言的《红高梁》又由金牌导演郑晓龙拍成电视剧,引起观众极大的关注。谈到这个话题,蒙飞说:“文学和电视电影的结合是好现象。如果有好的机会,我也会参与电视电影的活动中,两者不存在排斥。目前刊物和出版社的稿酬还是偏低,影视的成功能够迅速改变作家的生活水平。”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