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32 | Page
大同韩新传播学院
One World Hanxing College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探討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的學生對於“同性戀者”的認知與態度調查
以UCSI與大同韓新傳播學院為例。
姓名: 段愛庭
學號: 3324
學系: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班級 : 二乙(2012年畢業)
指導老師 : 陳默汎
呈交日期:2012年4月10號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5-6
第二節、研究問題....................... 6-7
第三節 、名字界定........................ 8
第二章 文獻討論
第一節、同性戀的歷史...................... 8
第二節、同性戀的定義..................... 8-9
第三節、同性戀的指標......................9
第四節、假同性戀的定義.....................10
第五節、性取向........................11
第六節、生物理論........................12
第七節、心理社會理論......................13第八節、同性戀產生之因素..................13、14
第九節、陰柔論.......................14
第十節、同性的污名...................... 15
第十一節 、性平等教育法 ...................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對象
第一節、問題設計與策略................... 16-18
第二節、研究對象........................18
第三節、研究架構........................19第四節、研究步驟描述與進行方式.................20
第五節、研究問卷説明......................20
參考文獻..........................21-22
附件一 研究問卷 .....................23-29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就讀相關傳播藝術領域的學生對於“同性戀者”的認知與態度調查。其主要研究目的包括:
瞭解目前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的大學生對於同性戀的認知以及接受度。
探討對於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對於接受同性戀的程度是否有差異。
分析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系的大學生對同性戀的接受度之差異。
探討相關傳播與藝術系的大學生對於同性戀在社會的影響態度。
探討媒體傳播對於相關傳播與藝術系大學生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為求本研究能同時達到全面的分析,故本研究除了會分析大學生對於同性戀的態度與認知以外,也會從中針對相關話題作分析。譬如:同性戀的定義、同性戀的標準確認(涵蓋假同性戀、心理與物理方面各醫學的研究以及説法)、社會的看法(指傳播媒介)、家人與同儕的影響、陰柔論、以及同性戀者對於自己或同性戀的看法。
為求達到上述之目的,研究將援用量化研究進行問卷調查,其主要是圍繞在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的大學生,並以大同韓新傳播學院就讀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公關與廣告學系、新聞學系以及UCSI大學之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的學生。其受測樣本主要來自兩所大學生的學生,而本研究問卷(附件一)主要探討與分析就讀相關傳播與藝術領域之大學生對於同性戀的認知與態度調查,暮求能在此研究中探討或從研究中得到更多相關的分析。
關鍵字:傳播與藝術領域、大專生、認知與態度、同性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同性戀這個名詞相信大家對它都不陌生,社會打從開始時對它的感覺很特殊變成病態的;再漸漸轉變成如今普遍的。哪怕現今社會多麽發達或是思想開通,但很多時候我們還是無法改這個名詞所無形伴隨的負面評價。打個比方,在早期年代,人們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更爲惡劣,甚至視同性戀為一種病態、違反自然定律、罪惡的事情,並將同性戀、愛滋病、傳染病劃上等號。這個名詞將像是打在一開始就被污名化,使社會對它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社會工作研究法
。
觀於現今社會,許多人的看法是,只要女性打扮較中性或是男性特質較明顯的人就是女同性戀;而男性則被認為是娘娘腔。這些看法除了是對同性戀者有偏見之外,也象徵帶有強烈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相關研究
不僅如此,隨著近期同性與中性掀起的熱潮、掀起熱門話題、媒體所給予影響、社會的逐漸的敗壞,先撇開女性偏于中性打扮,男性也開始偏向女性(指性格與打扮),甚至政治人物都陷入“同性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