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雕里的潮州戏
木雕里的潮州戏
潮州木雕题材广阔,地方色彩浓郁。其内容,一类是表现潮人所熟悉且喜闻乐见的人、事、物,来反映他们的情感以及对幸福吉祥的祈求;另一类则是表现潮人生存环境、生活情趣的各种名花异草、江海水族、珍禽异兽等。在潮州木雕作品里,人物雕刻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其题材除了渔樵耕读以外,还有琴棋书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仙佛神灵、地方戏曲等。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莫过于潮州戏在潮州木雕中的呈现与借鉴了。
中国论文网 /7/view-7132164.htm
潮州戏一直有着“南国奇葩”的美誉,名列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它流布于潮汕各地、福建南部、台湾及海内外潮人聚居地,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久不衰。潮州戏与潮人的民情风俗、信仰以及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节日时令必请潮州戏演出助兴,祭祀鬼神、喜庆神诞时更是戏班连台、笙歌鼓乐,通宵达旦。清代是潮州戏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各地戏班数量空前增长。结合了潮人风俗的各种戏目五花八门,接连不断,在这期间,许多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潮州戏剧故事便自然而然地被移植到了潮州木雕的画面上来。特别是自清乾隆年间以后,潮州木雕中的人物雕刻更加盛行表现潮州剧目的故事,成为当时木雕创作的时髦题材。不仅人物雕刻的内容与潮州戏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潮州戏中那些极其简练的舞台人物造型,富有心理特征的动作以及服饰都被吸收到了潮州木雕上来。
陈三五娘观灯记
陈三、五娘艳情谈
《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是经常上演的潮州剧目之一,故事讲述了陈三和五娘之间历经波折的爱情故事。
话说某年元宵佳节,潮州街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幅人间好景色。书生陈三送哥嫂到广南上任,路过潮州,欣逢佳节,也来赏灯。陈三与黄家五娘相遇,相见之下种下情苗。富豪之子林大,亦于灯市中惊于五娘之美貌,即托媒送聘。五娘之父黄九郎贪财应许,五娘坚持不从,但严命难违,她悲伤万分。
六月,五娘与婢女益春在绣楼赏夏尝荔,五娘触景伤情,满腹辛酸。此时,陈三正好骑马寻访五娘,两人远远相见,看清正是灯下人。五娘随即将荔枝手帕投落,以寄深情。陈三拾得荔枝手帕,喜出望外,即谋入府,以图与五娘―叙衷情。
数日后,陈三化装磨镜匠来到黄府,假装替黄家磨镜,乘人不觉,故意将宝镜打破,并卖身为佣,以赔宝镜。五娘料得陈三来意,又喜又惧,心意彷徨。陈三卖身黄府,一心想借机接近五娘,后来终于在婢女益春的帮助下得以与之相见。两人互诉衷情,山盟海誓,比翼连理,永不分离。此时由于五娘借病拖延林家婚事,引起林大不满,亲来黄家限黄九郎于三天内成亲。五娘闻之,不知所措,陈三策计私奔,事逼无奈,五娘只得背井离亲与陈三出走。三更月夜,路途崎岖,陈三、五娘、益春,一行三人,向大道奔去。
《陈三五娘――观灯》木雕
张鉴轩、陈舜羌雕刻的这件《陈三五娘一观灯》高36厘米、宽2255厘米。画面中的潮州正值元宵佳节,城内牌坊街道张灯结彩,灯笼写着“庆祝元宵”四个字,四周树木葱茏,五娘携婢女益春与卖花的李姐三人一路游玩赏灯,巧遇陈三,五娘见陈三英姿洒脱、举止非凡,顿觉倾心,陈三也对五娘一见钟情。画面中,五娘、益春与李姐的身姿几乎一样,正面站立,中间的五娘手拿折扇掩面,一旁的陈三则拿着折扇侧身弯腰打揖,人物惟妙惟肖,妙趣横生,一幅才子佳人偶相遇的经典画面。除了四个人物外,画面中的背景十分简洁,分别有上下三座牌坊、一座房屋、门楼和两棵树木,这些景物“以一当十”的进行高度概括,来衬托出潮汕这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使得整件作品更显层次分明,刻画细腻。
总体而言,作品以人物为主,有高有低;景物为辅,以少显多,着重刻画人物神貌、身段、服饰、动作,将人物和景物加以适当地强调、夸张,尤其是人物动作就像戏剧舞台上的人物动作,突出每个人的性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造型质朴简练,四面可观,雕刻纹饰严谨致密,凸显出民间传统艺术特色,真是妙哉。
郭子仪拜寿
郭子仪庆寿记
郭子仪是唐朝杰出将领。在唐平安史之乱、退吐蕃侵扰的征战中劳苦功高。他一生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佩服。他领兵征战二十余载,为巩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也得到了民众的爱戴。在郭子仪夫妻七十双寿诞之日,他的七子八婿个个为官,前来为爹娘庆寿。惟六媳李君蕊自恃乃当今公主,不来拜寿。六子郭暖回宫斥责妻子,怒打了公主一巴掌。公主大恼而告唐皇。但唐皇贤明,为教训女儿,他与皇后达成默契,假意要斩驸马,这令公主惊恐万状,后悔莫及。郭子仪闻报也惶恐之急,绑子上殿请罪。唐皇为抚慰良臣,非但不降罪郭暖,反为其加冠三级,把郭子仪感动得涕泪双垂。由于此举父教有方,使得小夫妻重归于好,并携手同往汾阳府拜寿赔礼,最终郭家合府欢腾。
通雕《郭子仪庆寿》花板
郭子仪庆寿是潮州木雕的传统题材,也是潮州人家喻户晓的故事。这块《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