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谚乃微型杂文
民谚乃微型杂文
民间语文积淀着丰富的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内涵,包括民谚、歇后语、惯用语、顺口溜、网络热词热句等民间口语,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群体心理,笔者写杂文常加援引,以添谐趣与锋芒。其实,不少精当俏皮又不乏针砭意味或讥嘲色彩的民谚,就称得上一篇超微型杂文――既有草根幽默,又有辛辣嘲讽,闻之胜读杂文家大作。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7887.htm
有人想调动工作,甘愿为此“付出”,因寻不到门路,更找不到贵人相助而死蟹一只。于是,自嘲“拎着猪头寻勿着庙”,这可真急人。有人自以为找到了门路或遇到了贵人,为“拎着猪头寻着了庙”而喜。不料“烧香引出鬼”,事没办成,还惹出额外麻烦或留下后遗症,这更急人。
民谚刻画世相,多有漫画效果。“屁股上画眉毛――装大脸孔”,爱拿架子,浑充大佬者之写照。相映成趣的是“头贼大,屁贼臭”(“贼”为程度副词,意为很或十分)。“头大”意味着“大头大脑”(自我定位很高或自我感觉很好),“屁臭”指其言行与自我标榜的身份地位反差很大,让旁人很反感。刻画“装大脸孔”的做派和腔调惟妙惟肖,妙在“头大”与“屁臭”之间有微妙关系存焉。
“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急功近利之浮躁心理也。“吃了猪肝想猪心,得了白银想黄金”,贪得无厌之嗜欲心态也。“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两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问佛要钱”,渐失初心的无定力者也。“说得老鼠变黄牛,说得白鲞会得游”,惯于胡扯乱侃之“大嘴”也。“见了先生说书,见了屠夫说猪”,擅长见风使舵之滑头也。而天真者以为长有翅膀的就是天使,其实多为鸟人。把卖石灰的当成卖白面的,那是“粪缸里点灯――找死(照屎)”。
一些地方政府无谓的折腾,如民谚说的“上屋搬下屋,起码蚀担谷”。而“上面放个屁,下面唱台戏”,大多是瞎折腾。相比于成语“贼喊捉贼”,民谚“又做锺馗又做鬼”更具有反讽意味。不时见到有纪委书记、反贪局长、监察局长落马,“打鬼”的锺馗,成了吞食民脂民膏的吸血鬼,所谓“皮红心不红的水萝卜”也。
新民谚“心中有鬼,向佛行贿”。有人因贪腐而多有不安全感,于是,打出信佛吃素行善的幌子,以伪善嘴脸遮人耳目。拜佛不是心中有佛,而是心中有鬼。“放生池里洗屁股――玷污佛门”,其暗黑行径“瞒得了屁响,瞒不了屁臭”。反腐败如今是“罾扳过路鱼,网打背时鱼,钩钓馋嘴鱼”。大小沉底黑鱼,心不发抖也难。别看他们一度吃香喝辣的,到头来“前世勿修,霉豆腐过酒”。而做做吃吃的平民百姓,“螺丝过酒,强盗来了不走”,真呀真开心。
“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哪怕很穷,人情交往中的红白等事,少不得份子钱。“来时人情去是债”,以致有些人“外面敲铜锣,屋里喝盐卤”,“打肿面孔充胖子”,“吊死鬼搽粉――死要面子”。说到钱财,有“屁眼里夹铜板,能走三里地”之说,讥讽其看重小钱和吝啬。这种人“做鬼也不大”。
“板板六十四,动动脱裤子”,讽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马桶里面点蜡烛――闷烧(骚)”,喻含蓄的性感。“懂么不懂,抱牢乱耸”,一副不自量力又急于求成的猴急相。民谚因其草根性,多拿性或男女“那话儿”说事,造句大多能出彩。有的虽字面上流于“三俗”或“很黄很暴力”,但其实语有别指,饶有意趣。民间底层说“荤话”之盎然俗趣,正人君子和雅士淑女们不得与闻也。
有一本《中国人新论──从民谚看民心》(李庆善著)。除折射世态人心之外,民谚表述多有口语的鲜活和生动,且多杂文味。我有时看到某假丑恶现象,欲写杂文以抨击,忽然想起已有某民谚辛辣针砭了此现象,遂搁笔。煞有其事的“投枪”“匕首”,常不如“银针”来得一针见血和入木三分。如有些为政者爱唱高调,那是“南天门上搭戏台”。而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臭美如“厕所门口挂绣球”。民间有上佳超微型杂文在,我这种写杂文的,不妨洗洗睡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