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红楼梦》版本纷乱的原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红楼梦》版本纷乱的原因

浅论《红楼梦》版本纷乱的原因   摘 要:《红楼梦》版本纷杂是学界重点关注之一,经红学家们的研究,仍存有许多疑点和难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尝试性分析。 中国论文网 /5/view-7236081.htm   关键词:版本;红楼梦   作者简介:胡琼丹(1986-),四川人,西藏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1   据众多红学家研究考证,《红楼梦》版本多达十三种。在中国古代小说之中,其他经典名著亦不乏版本错综的问题,但像《红楼梦》这样种类如此庞杂的还是少之又少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况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红楼梦》的文本   1.小说文体   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明清时期人民生活追求,两代市镇繁荣,出版印刷业迅速崛起,使适合平民阅赏、富于意味的小说极具市场。当时士农工商各阶层人民,都喜欢读小说,听说书。《红楼梦》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成书的。   《红楼梦》的小说身份,使不论雅士文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可阅读欣赏。然小说、传奇历来就被上流社会视为小技,只作闲书广泛流传于百姓之间,供市民们茶余饭后的闲谈。因此,《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无论作者怎样精心创作,依然改变不了其不具正统文学的严肃性。这也造就了《红楼梦》并不被上层人士所重视的现象。且据红学家研究,《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形式在上流社会传播。而“手抄”这样的方式,在每个文人雅士的抄写过程中,因其不被重视,也就难免存在不小心的疏漏或者故意的篡改。   2.《红楼梦》的叙事审美   文本叙事内容中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家族兴衰等皆符合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情趣。跌宕起伏的故事辅以贾府复官的大团圆喜剧收场,正迎合了普通群众“兰桂齐芳”的期待。   曹雪芹虽然不是着力写宝黛的爱情故事或者大观园内的琐碎复杂的人情世故,但这与正统诗词相比,缺乏严肃性。因在正统诗词中也不乏许多描写男女情爱、相思的作品,但其对于生活场景或者相思心理的描写都显得非常含蓄蕴藉。即使文本主旨在描绘血泪盈襟的历史但很难被时人所重视,这是造成《红楼梦》文本多样的又一肇因。   3.曹雪芹身份的复杂性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并侍卫,后任江宁织造等,极得康熙帝信赖。因此,曹家祖孙荣耀达六十年之久,可谓钟鸣鼎食之家。   曹雪芹就是成长在这烈火烹油的盛景之中,他自出生就过着荣华奢靡的生活。雍正即位后,受政治斗争的连累,曹家遭受重创,曹雪芹生活日益艰难,因此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日子。“燕市哭歌悲遇合”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生于荣华后零落底层的曹雪芹,生活情趣也渐趋平民化。短小蕴藉的正统诗歌已不能表达他所经历的一切及思想的深度,所以他采用小说这样巨大内容量的方式叙写自己内心。他既写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的世家大族和“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的皇家生活,又写了刘姥姥这样芥豆之微的底层人民的生活;既写了“慧绣”又写了苏州泥人。这种无权无势的底层身份是不被本正统雅士文人所接受的,因此没有严肃的正统认可,使文本缺乏严格审视,也导致版本多样。   二、《红楼梦》的创作过程   1.《红楼梦》的创作时间之长也给她带来了版本杂乱的隐患。   正如《红楼梦》第一回即载:“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1]可见曹雪芹在创作中花费漫长时间。而在漫长时光里,曹雪芹几经修改,甚至对已写的情节进行大幅度改动,如“林如海是什么时候去逝的”,各个版本就出现了两种情况,甲戌本第三回的章回名目为“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这时可以看出林黛玉之父林如海还是健在的。在这复杂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甚至内容和结构上都会出现抵触不可圆说之处。   2.曹雪芹早逝   乾隆29年[2]曹雪芹终因贫病无医而逝。他的过早离世使他无法对已有的稿本进行统一的整理,对其中存在的内容或者结构上问题没有进行校勘,也由于他的早逝,《红楼梦》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版本。此亦是文本版本冗杂没有确定的原因。   三、《红楼梦》的流传   《红楼梦》一书描述的是康、雍、乾盛世的社会生活,但盛世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各种矛盾,潜伏着重重危机。曹雪芹借一家之兴衰,男女风月之情事来反观历史。使《红楼梦》极具可读性,吸引了众多读者。   曹雪芹成长于书香世家,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为他创作《红楼梦》打下坚实基础。使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性、艺术性,也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大众的喜爱让更多人希望得到文本,这促使初期的《红楼梦》传抄方式的出现。此亦为《红楼梦》版本纷纭的原因。   曹雪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