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建筑设计1、了解建筑的发展简史及其分类;2、掌握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以及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方法。 建筑的含义: 1、建造活动——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 2、建成品﹙制成品﹚——建造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是从建成品角度来界定的,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第1章 绪论 房屋建筑学是供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建筑设计的思路、过程;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他相关专业﹙特别是结构专业﹚之间的联系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是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的功能、建筑的艺术、环境规划、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1.1 建筑发展概况 建筑具有双重价值: 一是它的实用价值。属于社会的物质产品。 最初人类为遮风避雨、防禽御兽寻找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因崖成室,构木成巢,挖土为穴,搭棚为 舍,垒石为屋、烧砖砌房,于是就产生了建筑。 二是它的审美价值。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思想意识,建筑同时也是具备艺术性的精神产品。 建筑发展的历程: 现代建筑的特点: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 2、承认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建筑设计是空间设计及其表现; 4、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5、反对外加的建筑装饰,提倡建筑美应和使用功能、材料和结构相结合; 6、重视建筑的经济性。 1.2 建筑的构成要素和建筑方针 从建筑历史的发展来看,建筑总是伴随着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及建筑形象这三个基本要素的运动变化而发展的。 一、构成建筑的三要素: 建筑的功能、建筑的技术、建筑的形象 建筑的功能:建造建筑物的目的性和对使用要求的满足性。无疑在建筑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向建筑提出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 建筑的技术:指人们为获得某种形式的空间所需的工程结构和技术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所需空间就无法建造,新的建筑类型也就不会不断出现。 建筑的形象:是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要求。例如人们要求一些纪念性建筑建造应该获得庄严、雄伟的气氛。 这三个要素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其运动变化贯穿于整个建筑发展的历史,也由此推动了建筑历史的发展。 我们经常所说的“建筑”往往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设计通过空间的构成和表现,达成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 技术手段的选用对一个建筑作品的形式、效果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在《制图》、《建材》《建筑初步》等课程学习基础上对建筑的构造组成、各构件的相互关系、建筑空间的受力问题以及建筑的构造技术等方面展开叙述。 四:本课程的教学安排 受学时所限本课程主要介绍民用建筑部分。 1、课时分配:64学时 2、课程性质:考试课 3.作业安排:作业主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随堂布置。 4.参考教材:其它各种版本的《房屋建筑学》教材。 1.2 建筑方针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适用:面积、体量、布局、设施配备、卫生条件、环境条件等。 安全:建筑耐久性、结构安全度、防火及疏散的安全度、使用寿命等。 经济、美观:建筑美与环境美并列,节能、降耗,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最佳。 1.3 建筑的分类、分级及主要组成部分 一、建筑的分类 (一)按使用的功能不同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又分为: 1)居住建筑:如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15类: 1.文教建筑:如教学楼、科学实验楼、图书馆等。 2.托幼建筑:如托儿所、幼儿园等。 3.医疗卫生建筑:如医院、门诊所、卫生站等。 4.观演性建筑:如电影院等。 5.体育建筑:如体育馆、游泳池、高尔夫球等。 6.展览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等。 7.旅馆建筑,如宾馆、招待所等。 8.商业建筑:如商场、商店、专卖店等。 9.电信、广播电视建筑:如邮电大楼、广播电台等。 10.交通建筑:公路客运站、港口客运站、航空港等。 11.行政办公建筑: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楼、档案馆等。 12.金融建筑:如储蓄所、银行等 13.饮食建筑;如饭馆、饮食店等。 14.园林建筑:如公园、小游园、动植物园等。 15.纪念建筑;如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等。 (二)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指建筑规模不大,但修建数量众多的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等。 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耗资多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 与大量性建筑相比,大型性建筑修建数量是很有限的,这类建筑物使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代表性,对城市的面貌的影响也很大。 (三)按建筑层数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