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8.docVIP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8.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8.doc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 命题人:傅颖 审题人:郭明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诨名(hùn) 改弦更张(xián)聒噪(guō) 提纲挈领(xié) B.鸟瞰(kàn) 掎角之势(jǐ) 旖旎(nǐ) 草长莺飞(zhǎng) C.蜕化(tuì) 浑身解数(jiè) 伫立(zhù) 卷帙浩繁(zhì) D.偌大(ruò) 淙淙流水(cóng) 桎梏(kù) 闭目塞听(s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照相 煤炭 渡难关 大材小用 筚路蓝缕 B.神采 熨帖 暴发户 出奇致胜 感恩戴德 C.摩挲 销毁 明信片 喋喋不休 雍荣华贵 D.歉收 蓝图 副食品 貌和神离 背道而驰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上次“一弹多头”空中拦截实验失败的教训,美国决定暂缓多级导弹的研制。 ③_________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幅度并不那么大,_______由于欧洲货币、亚洲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实际上也处在升值的状态。 A.忘怀 鉴于 虽然/但是 B.释怀 基于 虽然/但是 C.释怀 鉴于 因为/所以 D.忘怀 基于 因为/所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魔术师刘谦真的是费了不少功夫。不过世间没有神仙,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以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个数字触目惊心: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异国的赛场上,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C.目前世界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一种是基于地球自转而得出的“世界时”, 一种是基于原子振荡周期而确定的“原子时”。 D.现在也有一些人担心中国文化会不会被外来文化吞没,而我更担心的是中国文化在自我陶醉中失去自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6~8题 国学的原义、演变及内核 “国学”最早见于周代,原义是指国家所设立的高级教育机构和学府,其教育的核心是周朝的“礼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传统和文献,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 进入近代,国学的内涵发生了嬗变,国学不再是指国家的教育基地和学校,而是指中国固有学术和文化的总体,期间经历了从“中学”向“国学”转变的过程。19世纪中叶,挟裹着军事经济强势的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并冲击着中国固有的文化。由此,古代的“华夷之辨”转变成“中西之辨”。在中西文化的抗争中,中国文化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富强,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以魏源、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及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等人为代表的早期改良派,主张在坚持孔子之道的同时,学习西方的技艺器用,他们的主张后来被提炼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论。其中的“中学”,就是指以孔门之学为主的中华固有的学术,它与西方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工商法律等知识相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西文化冲突的进一步加剧,中国文化更加弱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为了保国保种,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提出“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章太炎认为,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本,国学亡而国必亡,国学兴而国自立,国学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存亡相依。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相对于“中学”,此时的国学已无“以孔门之学为主”的强调。而章太炎的国学观,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知识界对国学的基本看法。 当然,由于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其内容广泛,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