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手法讲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手法学术讲稿 * 第一章 针刺手法概论 针刺手法是毫针针刺的技巧  (一)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二)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分  (三)针刺手法是针灸医生水平的标志  (四)针刺手法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  健 * 一、源流 (一)最早出于《内经》,是手法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1、补泻 2、得气 3、凉、热 二、元明之际(针刺手法的鼎盛时期) 1、窦汉卿 《针经指南》 《标幽赋》的作者 2、泉石心《金针赋》的作者 3 、杨继洲《针灸大成》的作者 * 第二章 经络理论 根据“切循度量而得之”的体表循行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而定的。经脉在人体体表循行有两个系统: 一、肺肝流 二、井合流注 “十四经理论”应当是经络理论中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是专论体表循行部分,讲经气在体表上循行的规律,就是“感传”、“针感”。 * 新的十四经理论即循经感传规律性论: 一、循经感传的普遍性 二、循经感传的潜在性(隐性) 三、循经感传的趋病性 四、循经感传的效应性 *  五、循经感传的可激性 六、循经感传的可控性 七、感传的循经性 八、循经感传的变异性 * 第三章 练基本功 一、练太极拳 二、练内养功 通小周天,蓄力于丹田,随意调丹田之力,至肩——下肘——及腕——到指,达到以指控针,以针驭气。 三、练持针、进针之入门功 * 四、守神练针 ﹙一﹚方法:      毛边线、呈文纸,用花撑 ﹙二﹚目的: ①练指力; ②练指感。 1、悬臂力 2、定向力 3、耐力 * (三)内容: 1、练气——调医者自家气          机,练会用丹田之力 2、练指——练指感、指力。 3、练意——心先内守,神随 针入,日以意领气 4、练巧 * 第四章单式手法 1、《内经》里有八种单式手法: 爪、切、扪、循 推、按、弹、弩 2、窦汉卿:《针经指南》 动、退、搓、进、盘、摇、弹 捻、循、扪、摄、按、爪、切    有《内经》六法, 共十四法。 * 3、泉石心:《金针赋》 爪、切、摇、退、动、进、循 摄、提、弹、盘、扣、按、捻 两者相比:窦氏——无提有捻; 泉石心氏——有提无捻。 * 4、陆瘦燕: 爪、切、循、摄 扪、按、弹、刮 进、退、动、摇 搓、盘、飞、驽 5、朱琏: 进、退、捻、留、捣 *    6.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端、爪、循、摄(穴上经上) 摇、盘、抢、提(左右动作) 进、退、捻、搓(上下动作) 刮、弹、飞、摩(针柄上) 动、推、颤、弩(针身上) 按、扪、搜、拔(进出针后穴位上) (针尖上) * 第五章 针刺得气  一、气的含义: 指物质—大气、精气 指功能—肝气、心气      两者兼指—营气      针法中指-经气 * 二、精气及其化生《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肾所截先天之精 脾吸收的水谷精微 肺所吸收的外界清气. ↓ 结合而成经气 ↓ 依靠 肾阳的温煦 肺气的蒸发 脾气的疏泄 ↓ 通过三焦流行于经脉之中 不断生成 不断消耗 完成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 * 三、古医籍上有关“得气”的论述 《灵枢·九针十二原》: ①“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谈毫针理论易而实用难 ②“粗守形,上守神”: 粗守形:指一般的医生,只拘于形体。上守神:指高明医生,注意人体及经气   的机能 ③“粗守关,上守机”: * 《内经》对经气功能的描述: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者),叩之不发 “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 “凡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