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观培养新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会从“走”到“跑”    在创业初期,受资金的限制,或许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本人亲自去做,不要认为这是“跌份”或因此叫苦不迭,因为不管任何一个创业者,从“走”到“跑”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只有明确目标不断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决一件关键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会更有效。对于我们“草根”创业者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坚持,一路不畏艰辛,永不放弃的坚持! 盈利是创业最终的目标    创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实现商业价值,无论你的思想多好,不能为企业赢利就不具备商业价值。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盈利。企业的盈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了解你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从创业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创业者往往都有“见了南墙挖洞也要过去”的信心。从小就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真理的创业者,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力量呢?如果创业失败了,你又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充分的准备和不断地学习,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概率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调整方案,换个方式和方法继续前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经历过一个“死而复生”的过程,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脚步更加坚定。永远要记住一点:信心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阶梯。 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创业者要想成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除了合理的资金分配,创业者还必须懂得营销之道,比如如何进货,如何打开产品的销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都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这些知识获取渠道可以是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也可以是书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这些部门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要善于同他们交朋友,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 (6)创业项目选择 1、选择个人有兴趣或擅长的项目;   2、选择消费市场大的项目;   3、选择投资成本较低的项目;   4、选择风险较小的项目;   5、选择客户认知度较高的项目;   6、可先选择趋势性的创业项目。 (7)、创业12原则 1、合法;   2、长久;   3、稳定;   4、制度好,能赚到大钱;   5、零风险不伤人脉;   6、好推广,易接受;   7、市场大前景广;   8、国家支持;   9、有成熟的系统和团队;   10、请一位精明的会计师;   11、选择一个创新的项目;   12、保持健康心理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总结 正确的创业观,简单的来说就是创业的思路和定位,认真思考、反复评估、考虑成熟再行动也不迟,一旦选择了,就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两眼直看目标,脚踏实地,要知道创业实际是一种职业生涯,是一种事业方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单靠短期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创业持久战的平和心。相信成功就在下一刻,祝你早日成功! THE END 大学生 创业观培养 目录 一、形势分析 1、社会形势 2、就业压力 3、就业出路 二、勇于创业 1、什么是创业? 2、为什么创业? 3、培养正确的创业观 三、总结 形势分析——社会现状 当今我们国家是国泰民安、国力蒸蒸日上。特别是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业与事业的问题等问题使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受到了一些干扰和阻碍! 社会经济地位调查显示: 中国大多数人处于中层和中下层,约为94% 众多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就业问题 就 业 难 难 难!!! 严峻的就业形势 形式分析——就业压力 引起就业难的几个因素: 第一部分:我国的社会因素 人口“自重”引发就业难题。2005年初,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巨大的人口“自重”对就业形成了沉重而持久的压力。 第二部分:我国的教育因素 应试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考试的分数在我国教育的体制中一直是评价教育成果的核心标准,因为分数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但能力是一个弹性的指标,而且不易评判,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此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快节奏高素质的需要,因为他们的知识被局限于教科书中,而不是拓展在应用与实际的问题中。 第三部分:大学生个人因素 大学期间不学无术,宝贵的时间没有用于对知识的学习而是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