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疹粘膜斑 鉴别诊断 第九章 传染病 第一节 麻 疹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赵妍敏 [概述] 一、定义: 麻疹是感受麻疹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临床以: 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 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 周身皮肤按序泛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 疹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因疹点如麻粒大,故名麻疹。 [概述] ①病因:麻疹时邪 ②病位;肺、脾 ③病性:急性出疹性传染性疾病 ④病证:热、咳、涕、泪 二、发病情况: 1、年龄:6个月至5岁小儿均易发病。 2、季节: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春季,且常可引起流行。 [概述] 3、特点: ①我国南方地区有称本病为痧、痧疹,北方地区称为疹子。 ②麻疹若能及时治疗,合理调护,疹点按期有序布发,则预后良好; ③麻疹重症可产生逆险证候,甚至危及生命。 ④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生免疫。 ⑤麻疹在古代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 [概述] 3、特点: ⑥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从此,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大流行。 ⑦近年来,临床非典型麻疹病例增多,表现为症状较轻,病程较短,重症、逆证少见,且发病有向大年龄推移的现象。 ⑧未作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又未患过麻疹者,其典型病例亦时有所见,值得注意。 病因病机 麻疹发病,为感受麻疹时邪。 其主要病变在肺脾。 麻疹时邪毒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脾,肺脾热炽,外透肌肤而发病。 病因病机示意图 麻毒时邪→肺脾 初热期:邪犯肺胃 热、咳、涕、泪,麻疹黏膜斑。 顺↓ 出疹期:邪入肺胃 皮 疹 布 发,潮 热 不 退。 证↓ 疹没期:阴津耗伤 疹 没 热 退,脉 静 身 凉。 邪盛、正虚 误治、失调 逆 邪毒炽盛→麻毒闭肺:热、咳、喘、痰。 证 正不胜邪 →麻毒攻喉:呛 咳 声 嘶。 →毒陷心肝:神 昏 抽 搐。 [临床诊断] ⑴易感儿,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 ⑵疾病初起,发热,咳嗽,喷嚏,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黏膜近臼齿处麻疹黏膜斑; 发热3~4天后,皮疹按序透发,约3~4天出齐; 疹透后疹没热退,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 麻毒深重者,常可合并邪毒闭肺、或邪毒攻喉、或邪陷心肝等变证。 ⑶麻疹皮疹呈暗红色斑丘疹,皮疹与皮疹之间皮肤颜色正常。 邪毒深重者,皮疹稠密,融合成片,疹色紫暗: 邪毒内陷者,可见皮疹骤没,或疹稀色淡。 [临床诊断] ⑷血象检查: 疹前期白细胞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几乎相等。 非典型麻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⑸血清学检查:①抗体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IgG。②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部脱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 以上诊断具备2、3项,参考第1、4项即可确定为麻疹。疑似病例采用血清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奶麻; *发热第四天出疹,皮疹呈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本病热退疹出。 专家提示: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风疹:发病原因:由风疹病毒引起。 在发热第一天出现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疹与疹之间有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由面部至躯干至四肢,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全身症状轻。 专家提示:可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者会并发风疹脑炎,预后凶险。 丹痧:发病原因: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发热第二天出疹,疹子呈红色针尖状,遍及全身皮肤,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退色,可见明显指压印。在皮肤褶皱纹处皮疹特别密集,形成紫红色线条样褶痕(称为“帕氏线”),在口唇周围却有一层苍白圈。皮疹持续3~5天退疹,一周后全身大片脱皮。 专家提示:高热,中毒症状重,可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舌苔上有一粒粒小隆起,医学上称为杨梅舌。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麻疹的辨证,主要辨别顺证、逆证,掌握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辨 别 顺 逆: 顺 证 逆 证 发 热 初热期: 热、咳、涕、泪 发热不高 壮热不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