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泵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热像仪测温 一.测温优、缺点 优点: 1.非接触测量。 2.响应快:只需接受目标辐射,不必与目标达到热平衡。 3.测温范围宽:AGA热像仪:-45~2000℃。 4.灵敏度高:最高可达0.01℃。 5.空间分辨高:取像速率25帧/秒,200条扫描线/帧,100像素/扫描线,适合温度场测量。 6.直现显示物体表面温度场。 7.可用多种显示方式。 8.可进行数据储存和计算机运算。 缺点: 1.为提高灵敏度,降低噪声,需用液氮制冷,使热像仪结构复杂。 2.光机扫描装置转速高,结构精密复杂,维修不方便。 3.价格高 二.被测物体发射率对测温的影响(P164) 红外热像仪都有设定被测表面发射率ε的功能。 确定ε很重要。 简单确定ε的方法: ⑴热电偶测出物体的真实温度,然后红外热像仪测定调节发射率,使指示温度与真实温度一致,此发射率即为物体的发射率。 ⑵在被测物体表面上贴一块已知发射率的薄片,温度达到平衡时,再分别测出覆盖与未覆盖表面的温度,求发射率。 (3)对于高温物体,在被测物体上钻一孔,认为接近黑体,测出它旁边的温度,得到发射率。 三.背景对测温的影响 背景温度越高,影响越大。 为避免这一影响,有必要进行环境反射校正。 1.背景温度不变为前提,只要知道背景温度,通过软件计算,得到正确的测量值。 2.实时补偿:背景温度变化时,用一个专测背景温度传感器,再通过软件实行补偿。 减少外部光线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三.背景对测温的影响 消除背景噪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尽可能缩短被测物与温度跟踪仪之间的距离。但是测试者必须在完全安全的地方测试。 被测物的背景中无高温物体。 例如:无太阳、高温等物体。测试者在能保证安全的范围内改变测试位置。 温度跟踪仪不能正对着阳光直射。 被测物和红外镜头之间不存在灰尘,水蒸汽等使红外信号减弱的障碍物。 四.大气对测温的影响 大气中某些成分对红外辐射的吸收会减弱被测物体到探测器的红外辐射,引起测温误差。 五、工作波长的选择 1.依据测温范围 高温:短波 低温:长波 中温:介于两者之间 选择峰值右边的波段较为合适。P170 2.依据发射率 对于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物体,其工作波段的选择必须依据发射率的波长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3.依据大气窗口 为了减少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工作波段应选择大气窗口,特别是长距离测量。 六. 红外热成像系统的温度标定 黑体炉标定:高温:800~3000℃ 中温:300~1100℃ 低温:-50~50,100~300℃ 标定方法:将探测镜头对准黑体炉,改变炉体温度,可得到不同温度下的输出信号的标定曲线。 将该曲线作为计算温度的原始数据存入计算机中,实际温度还会受到ε、背景辐射、大气衰减等因素影响。 七. 探测距离 根据辐射强度、工作波长和大气的光谱透射率,可以获得作用距离的普通方程,求解该方程可获得最大的探测距离。 八. 致冷装置 目的:消除背景噪音,提高探测灵敏度。 致冷方法: 1.把探测器置于杜瓦瓶内,然后向瓶内直接灌液氮 2.使用高纯压缩空气或氮气,通过毛细管实行膨胀降温而变成液体,再将此液倒入杜瓦瓶。 3.半导体致冷,等 九、测温应用 电力 石化 电路板 钢铁 远程 医学 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纯水泵电机的外壳温度 其他 2.成像探测器的工作条件 ⑴.入射辐射的光谱分布 P156 对不同波长的景物辐射,探测器有不同的响应,描述探测器性能必须说明入射到探测器响应平面上的空间辐射功率及光谱分布。 入射辐射是黑体辐射,只需给出黑体辐射的温度。入射辐射为单色信号源,应指明入射辐射的波长和入射方向。入射信号通过大气和光学系统,需考虑衰减。 ⑵.探测器的几何参数 P156 面积 形状 接受入射辐射的立体角。 ⑶.探测器的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由信号电压和噪音电压两部分组成。 输出电压信号与入射到探测器响应平面上的辐射功率有关,又与探测器的偏置电源、辐射调制频率等因素有关。 ⑷.探测器温度和背景参数 探测器的工作温度:不制冷时,环境温度;制冷时指制冷的标称温度。 干冰:194.6K; 液氮:77.3K; 液氖:27.2K; 液氢:20.4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