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渔业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绪论) 渔业技术研究范围:
1. 正确装配渔具,以延长渔具的使用期限,提高渔具的渔获效率;
2. 运用先进的助渔、助航仪器仪表,进行安全航行和瞄准捕捞;
3. 掌握主要经济海洋生物的洄游规律,确定中心渔场的方法;
4. 渔具的操作技术、渔具的调整技术和渔具渔法选择性;
5. 近海增养殖设施等。
6. 渔船、航海、渔具材料与工艺、助渔导航仪器等
第二部分:渔具材料与工艺学
动物纤维:蚕丝
渔用纤维分为 植物纤维:棉、麻、大麻、亚麻、稻草等
合成纤维:聚酰胺(PA)、聚酯(PES)、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醇(PVA)、聚偏氯乙烯(PVD)
渔用纤维主要性能的表示和含义
(一)纤维的细度 衡量纤维和单纱粗细程度的指标,一般有下列三种表示方法(支数、袋、tex)
1.支数主要用于以短纤维纺成的纱,如棉纱,维纶纱等,是以单位重量的长度来表示的方法。因而支数愈大,纤维愈细。“支数”又分为公制支数(Nm)和英制支数(Ne)两种。
2.单位长度的长丝或单纱的重量称为“纤度”。定义袋为纤维或单纱9000米长度的重量克数。
例如,9000米长度的重量为1克,称为“1袋”,重m克则为m袋。若纤维的比重相同,则袋数愈大表示纤维愈粗。
3.Tex为国际上常用的纤度单位。定义tex为纤维长1000米重量的克数。
每1000米长的纤维重1克称为1太,,重m克称为m太。
三.网线的种类
网线按材料种类分为植物纤维网线(棉线、麻线、白棕线)
合成纤维网线(尼龙线、乙纶线)、
混合网线(用不同纤维制成的网线)
按线的结构分为单丝、捻线(又分为单捻线、复捻线、复合捻线)、编线
四.网线的标识 1.单丝标识,应按次序包括下列三项特征:
a.构成单丝的材料,以材料代号表示;b.单丝的公称直径,以毫米表示; c.单丝的线密度,以特表示。
例:PA—0.40mm150tex 公称直径为0.40mm的锦纶单丝,其线密度为150tex。
2.捻线全面标识,包括下列七项特征:
a.构成捻线的材料,以材料代号表示;
b.单丝或单纱的线密度,以特表示;
c.初捻后线股的单丝或单纱根数;
d.复捻后复捻线的股数;
e.复合捻后复合捻线的股数;
f.综合线密度,以特表示;
g.成品的最终捻向。
例1:PA—23tex×3;R75texS
单捻线,捻线材料为锦纶复丝,复丝的线密度为23tex,以3根复丝一次加捻而成单
线;单捻线的综合线密度为75tex,最终捻向为S。
例2:PA—23tex×6×3;R460texZ
复捻线,捻线材料为锦纶复丝,复丝的线密度为23tex,以6根复丝捻成股,再以3
股捻成复捻线;复捻线的综合线密度为460tex,最终捻向为Z。
3.简便标识,当网线由不同材料混合捻成,全面标识太复杂或不需标明其结构时,标识
应按次序包括下列三项特征:
a.构成捻线的材料,以材料代号表示;
b.综合线密度,以特表示;
c.成品的最终捻向。
例1:PE—R2140texZ 乙纶捻线。捻线的综合线密度为2140tex,最终捻向为Z。
例2:PE+PVA—R2750texZ 乙纶和维纶混合捻线。混合捻线的综合线密度为2750tex,最终捻向为Z。
编线
编线标识,应按次序包括下列三项特征:
a.构成网线的材料,以材料代号表示;b.综合线密度,以特表示;c.编线代号,以B表示。
例:PA—R4000texB这表示锦纶编线,编线的综合密度为4000tex
五.绳索的分类
绳索分为植物纤维绳、合成纤维绳、钢丝绳、混合绳。
六.绳索标识
1、全面标识
(1)构成绳索材料(材料代号)
(2)绳索直径(mm)
(3)绳纱的线密度(ktex)
(4)绳股的绳纱数
(5)绳索股数
(6)绳索的线密度(ktex)
(7)绳索的类别,最终捻向(S或Z)
简便标识 只标识出绳索结构,即绳纱的线密度、绳股的绳纱数、绳索股数不标
第三部分 渔具分类和渔具图
1.渔具分类的原则
渔具分类依据捕鱼原理、结构特征和作业方式,划分为类、型、式三级。
第一级为“类”,以捕捞原理作为划分“类”的依据。
第二级为“型”,在同类渔具中,以其结构特征为划分“型”的依据。
第三级为“式”,在同一类、型渔具中,以其作业方式为划分“式”的依据。
即类、型、式的名称,根据分类原则命名。
渔具分类的名称书写顺序为:式的名称+型的名称+类的名称 例:双船有囊围网
2.渔具分类
按分类原则,我国渔具分为12类 :
刺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