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中医学-第一章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中医学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国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zghlynn@ 本章主要内容、目的和要求: 第一章 导 论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重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的时间:战国至秦汉时期。 2.形成的标志: ⑴《黄帝内经》 ⑵《难经》 ⑶《伤寒杂病论》 ⑷《神农本草经》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⑴ 《黄帝内经》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 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十八卷,共162篇。 (2)《难经》 扁鹊 成书于汉之前,秦越人(扁鹊)所著。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家。 (3)《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约150~219年) 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晋代·王叔和整理: 《伤寒论》:外感疾病(六经辩证) 《金匮要略》:内伤疾病(脏腑辩证) 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4)《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载药:365种。 分类:上、中、下三品分类。 药物学理论:君、臣、佐、使, 四气五味,七情合和。 价值: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晋隋唐时期: (1)《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中医针灸学之祖” 215-282年 (2)《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 作者:隋 · 巢元方。 (3)《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唐 · 孙思邈, “药王”,陕西省耀县人。 大型综合性医著。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千金要方》(652年),30卷,载方5300首。 《千金翼方》(680年),30卷,载方2900首。 唐太宗李世民 凿开径路, 名魁大医。 羽翼三圣, 调合四时。 降龙伏虎, 拯衰救危。 巍巍堂堂, 百代之师。 宋金元时期: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简称《三因方》。 作者:宋 · 陈言(陈无择)。 进一步阐述了“三因致病说”。 (2)金元四大家 金 · 刘完素:“寒凉派” 金 · 张从正:“攻下派” 金 · 李 杲:“补土派” 元 · 朱震亨:“滋阴派” (1)温病学说的形成: 明•吴又可:《温疫论》--“戾气学说” 吴瑭、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理论。 明清时期: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明•李时珍,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 历时27年,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 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学成果。 英·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本草纲目》”。达尔文:“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3) 《本草纲目》 清•王清任 修正了解剖错误。 瘀血致病理论。 (3) 《医林改错》 源于《黄帝内经》 《难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脏腑”辩证 晋·王叔和《脉经》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宋·刘仿《幼幼新书》 二、中医诊断学的发展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 》 清·吴谦《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 清代温病学说,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辩证 五、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 (一)整体观念(理解) 整体:由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的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性:强调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 整体观念: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1 2 3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天人本于一气       ----“天人相应” (天人一体观)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对人体的影响 2 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社会的治与乱 社会地位 人群特征 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 经济状况 生活行为方式 3 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二)辨证论治(重点) 1.证的概念与辩证论治 病---- 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 症----症状与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 辨证观念:运用矛盾的、整体的、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 证---- 又称证型(候)。 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的概括,它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正邪斗争的情况等。 肺气虚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