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危流中盛开的金玫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代危流中盛开的金玫瑰

时代危流中盛开的金玫瑰   【摘要】《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以严谨的史学态度、细致传神的文学性叙事,勾勒了民国传奇女子陈衡哲的一生。整部作品洋溢着浓厚的女性主义意识,将陈衡哲的“造命”人生,置于中国女性史的框架中进行探究,书中的女性命运主题壮阔而悲怆。 中国论文网 /5/view-7181786.htm   【关键词】陈衡哲;现代性;女性主义;造命   【作者单位】孙曙,盐城作家,评论家。   王玉琴博士的新著《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读毕,想起来鲁迅的几句话: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男权专制数千年,巾帼之英亦能代有所出,武则天、班昭、蔡文姬、卫夫人、公孙大娘、梁红玉、李清照、秋瑾等,珠辉玉映在华夏青史,但从总数上看寥若晨星,良可叹息。近代以来,女性英才终于如银河泻星济济而出。晚清肇始迄今未竟的现代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能屡踣屡起百折不回,已是汪洋难阻。近代女性乘着大变局激流澎湃之势,奋发而起,争取自身解放,实现个人价值,致力国家社会的进步,一时多少女杰!陈衡哲即是这其中的一朵金玫瑰。   陈衡哲生于1890年,卒于1976年,是我国最早的官派留美女学生之一。她是胡适文学革命最早的支持者,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北大历史系教授,并在《新青年》发表白话小说《小雨点》等,是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女作家、女诗人。在李鸿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乱世中,陈衡哲执着地走自己的路,走探寻女性独立的路,在苦守硬撑中等到了出国留学的机遇;在民国的战火纷乱、共和国的政治运动中她淡然自守,终能平静地迎来人生句点。时代投之以激流,陈衡哲报之以传奇。   陈衡哲的传奇自然值得书写与探究,《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就是在为陈衡哲树碑立传。现时代,大众文化滔滔者天下皆是,阮玲玉、张爱玲、萧红、林徽因、宋氏三姐妹、周璇、潘玉良,这些“民国女子”已被大众文化消费多年,以肉色暧昧的镜像展览在大众视野。《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其立意并不是为“民国热”再添一把柴,为“民国女子”再增新话题,我们看到了作者将历史人物历史化的努力。这是该书坚持传记的史学属性决定的,它不是靠杂糅绯闻艳情、政治偏见、猎奇煽情来哗众取宠,而是严谨地爬梳史料,建构陈衡哲一生悠长的历史场景,在时代冲荡人情厚薄中追慕陈衡哲“造命”人生之璀璨,并探究陈衡哲对女性整体的意义。   史学的第一属性就是真实,本书对陈衡哲牵涉胡适、鲁迅的两桩公案―― 一是坊间传言的陈衡哲、胡适、任鸿隽之三角恋,二是陈衡哲1917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的《一日》是否为第一篇白话小说――都没有大肆渲染妄加臆测,而是能就真实史料公平持论,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不把自己酱在拥胡倒胡、拥鲁倒鲁的樊篱中。就余英时、江勇振、周质平诸家的研究,胡适确是在妻子江冬秀这个月亮之外,还有几颗情人星星,他们考实的有曹诚英、韦莲司、罗威兹、哈德门,都没提及陈衡哲。唐德刚、夏志清也曾经探讨过“陈衡哲对于胡适的感情,或者说,胡适对于陈衡哲的态度”。唐德刚说胡适对陈一往情深,夏志清认为陈对胡有爱慕,王玉琴博士对此一节波折也只用了四小段,并不添油加醋营造卖点。她综合了唐夏之说,认为:“陈衡哲的自由意识和智慧才情让胡适第一次体会到了中国现代女性的魅力。只是因为自己早有婚约,又无胆量去悔婚,明知这一份姻缘无望,遂将这段无缘发展成为爱情的情谊转化成了友情。”这个推测至少就目前能查证到的史料看,较为合理也合情。对于《一日》,王博士指出:“这篇作品与鲁迅先生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相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确有很大距离,它的价值在于其首开白话小说之先河。”这就是回到史实的公平之论了。   《一日西风吹雨点――陈衡哲传》注重对陈衡哲生平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其早年生活的研究,探究陈衡哲“早年的秘密”。陈衡哲说:“我的早年生活可以被看作一个标本,它揭示了一个生命的痛楚和喜悦。”王玉琴博士对这个标本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够联系时代与日常,重建陈衡哲的社会生活。民国、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都是在晚清萌芽导源的,但是在大众与学术的视界,晚清被民国遮蔽了,对女性研究来说更是如此。众多晚清女界翘楚面目不清,比如同盟会女盟员群体,人数众多,除了秋瑾、何香凝等进入国家正史殿堂,郑毓秀、方君瑛、唐群英、徐宗汉还能有篇简传,而更多的连最起码的年谱简编都没有。陈衡哲女性独立性成长的关键点在其童年与少年,民国成立后她考上官费留学,已是二十四五的老姑娘了,何以能够荦然而出?王玉琴博士以陈衡哲为个体,探讨了封建性主宰下女性独立性的生存空间。陈衡哲的祖母与母亲都是女画家,家族有重视女性文化才艺的传统,男性长辈也包容鼓励女性展现才华,陈衡哲的三舅就经常鼓励陈衡哲努力去学西洋的独立女子。晚清封建性在西方打进来的近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