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分数
姓名 班级 学号 任课教师 上课教室 曹征洋1004210220 贾学德 A106 王刚0904210246 朱宇钦0904210264
题目: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考虑到七月的实习,我们通过同学关系询问到了晓庄师范和南京大学的一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的安排,并得到了晓庄经管学院李辅导员的同意,8月15日到8月17日之间跟随晓庄学院走访了溧水县禄口镇和南通平潮镇,体会到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日,前往江宁区禄口镇彭福村。……团员们都对眼睛的景象惊叹不已。这与印象当中的农村有着很大差异。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何会有这样一番景象?好“村官”——全国劳动模范、6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沈庆喜。9岁放牛、10多岁种田、一辈子没读过书的沈庆喜当彭福村的村支书已经有年了。,他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把全村人领上致富之路。黝黑皮肤,不识字,一口方言,彭福村这些年快速发展的“秘诀”为官要有境界,创业要有劲头,为民要有诚心,发展要有办法。为官有境界是“村官”,“官”很小,可境界不低。“无论如何当干部不能自私。”他说。几年前,在带领下致富的村民中,出现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有人劝“跳出来自己干”。不答应,他说:“这村里能干的人都忙着自己发财去了,余下不能干的人怎么致富?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别的能人走了,担子就落在我们肩上认为,这世上,各人想法不一样。有的人觉得人这一辈子自己挣了大钱,高档享受,100块钱当10块钱用,这就顶好。他的想法是:“我这一辈子,如果能帮助别人,就是最最高兴的事,比什么都好。”为此,他一次次在领奖金时自打折扣。1997年,上级政府考核后,给他批了11.3万元的奖金,他只拿了1.9万元;第二年,批了7.6万元,他只拿了2.1万元。去年,禄口镇政府奖励他1万元,他在村里找了10个困难户、病号户,每户送去1000元,自己一分不留。创业有劲头:“为得到一个项目,我跑了28趟。”如何带着彭福村的村民致富,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一上任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他带领大家筹办麻袋厂、采石厂等等,都因大气候不好而夭折。1991年初,政策障碍没了,也坐不住了。他带了20多名村民,带着炉子和镐,进了南京城,在凤凰西街驻扎下来。开始,20多天找不到事做。不少人都灰心了,说回家算了。他指着附近一排排平房、一块块菜地说:“你们相信我,这些地方,将来要盖高楼、搞绿化,事情很多,多得我们做不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事做?因为我们跟人家不熟,等处熟了,就会好起来。”后来业务真是一天天多起来。他们掏粪池、清窨井、拆旧房,从长干桥干到三元巷,从中山陵干到城西干道,从江北高新区干到江宁开发区,当年就挣了10多万元。说起的“盯劲”,不少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赞叹不已。为了给村里找业务,只要认识了一个相关的人,他就牢牢记住,一次一次找上门去,光南京城就来了上千次。因为过度疲劳,他摔断过鼻梁、跌断过腿,吃过数不清的闭门羹,但他百折不挠。“一条路走不通走另一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常重复这两句话。为民有诚心:“老百姓吃水是个大问题,我三去南大,拜回了‘找水大王’。”村民以前喝的是塘水,污染严重。第一步,他们打井。打了两口井,没成功。打听到南大有个教授,是“找水大王”。他去了3次,用他的话说,把教授给“拜来了”。教授来了,井打了153米深,有水了,可是水压太低,不够用。到了2000年,村党支部下决心,建了一个可蓄水3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双岛水库”。2003年,又花25万元搞了净化设备,这才把吃水问题彻底解决。说“现在,我们的水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专门带到南京化验过。”水的问题解决了,他们想老百姓下雨走泥路的问题不解决不行。从1995年开始,村里年年修路,到去年一共修了13.4公里,把全村环绕起来了。老百姓的住房是顶大的事情。去年,村里盖了几十幢别墅,卖给老百姓,一平方米500块钱,一幢房子几万元就够了。他们盖房子一分钱不赚,还倒贴修下水道、道路和搞绿化的钱。类似的事情还有:老百姓要看病,彭福村建了医院;老百姓要养老,彭福村建了养老院;老百姓要娱乐,彭福村建了公园和“村民活动中心”……该建的建好了,为了村民们的健康,彭福村去年开始在整治环境上下大功夫。不少村民住进了新房,破旧屋子却一直留着,就是舍不得拆;有的村民门口的草堆,一堆几十年,里面脏得不行也不清干净。为这些事,去年彭福村里开了几十个会。在会上态度特别强硬:“碰钉子就碰,反正事情要做成!”去年一年,他们搬掉了230多个草堆、几十个猪圈、120多个鸡棚,拆了几十间上世纪50年代盖的旧空房。拆了、搬了,他们就赶紧种树、栽花,巩固“阵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