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胃质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docVIP

浅议胃质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胃质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浅议胃质理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摘 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低龄化。西医认为本病不可或难以逆转,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运用胃质理论,在辨病、辨证、辨质相结合的基础上,发挥特定的中药方剂的独特药理作用治疗此病,多获良效。 中国论文网 /6/view-7250808.htm   【关键词】 胃质理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067-02   Abstract: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is a common difficult disease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CAG is rising and patients are getting younger. Western medicine considers that the disease is difficult to reverse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is taken mainly, but the curative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Pharmacologic action of distinct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is playing a big role in treating this disease by using the gastric characteristic theory, on the ba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iation.   Keywords:Gastric Characteristic Theory;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linical Experience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或固有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消化道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的疑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癌前病变,常易发展为胃癌[1]。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CAG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低龄化,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但环境、饮食、心理等与其发病也有一定的联系[2]。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中医治疗本病则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中医临床上先通过整体审查,进行辨病、辨证、辨质三者相结合,再利用特定的中药方剂施治。   1 胃质的基本含义及分型   胃质概念由何晓晖教授首先提出。胃质是指胃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相对稳定的特质[3]。人体胃的形态和功能虽相对稳定,但受到后天饮食、精神情志、生活习惯等长期影响,亦会发生改变。中国人的胃质大致可分为八大类,分别为正常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蕴热质、湿热质、瘀血质[4]。医师可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询问患者的症状及平时嗜好来辨别患者所属的胃质类型。饮食为人体摄入营养的重要来源,其本身具有寒热、五味、四性等特点,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可以使食入的食物综合,达到阴阳平衡,但若饮食偏嗜,大量食入某类口味的食物易致胃失阴阳之衡,进而出现偏胜偏衰的状态,改变人体原来的胃质,导致疾病的发生。大便是唯一从消化道排出的糟粕,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形态、气味推断出胃质类型。饮食的偏好如喜热饮、冷饮或渴而大饮、渴不欲饮等也可对胃质进行判断。舌脉作为中医诊断的特色诊疗,在胃质的分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胃质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临床上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气虚质、胃阴虚质、胃湿热质、胃气郁质较为多见。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表现为食少纳呆,易乏力,大便软稀或不成形,形体消瘦,舌胖大,舌体两边多有齿痕,苔薄白,脉弱,多属胃气虚质。若患者常觉口中干燥,饮水多,时常觉胃中烧灼样感,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偏细数,则应考虑为胃阴虚质。胃气郁质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以情绪波动为诱因,平素郁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喜叹息,夜寐欠安,大便时而溏时而干,舌淡红,脉细数。而胃湿热质者平素多嗜烟酒,胃脘部胀满痞闷,口腻口苦,纳少,肛门灼热,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上常根据患者提供的症状及观察到的体征,以及平时的嗜好来辨别其胃质,在辨清胃质后再予以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