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下载 考纲解读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识记: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影响。 2.理解:我国或世界资源跨区域 调配的原因。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资源跨区 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 为什么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 区 域 差 异 资源差异 经济差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加强区域之间联系发挥各个区域优势求得共同发 展 北煤南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 ①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③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④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①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②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③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④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西气 东输 工程 (典例) 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例1] (2012·安徽高考)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例1] (2012·安徽高考)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 “水银行”卖出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价格 (美元/m3) 水量 (亿m3)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D ??(2011年安徽卷)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B D ?(2009年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国家公派宣讲-最终概要.ppt
- 2014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概要.pptx
- 2013高考英语听力适应系列训练(音频)概要.ppt
- 2014国考高分之模块训练概要.ppt
- 2013高考英语写作(精)概要.ppt
- 2013高考语病题汇编概要.ppt
-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传记概要.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语言得体概要.ppt
- 2014海南省高考数学试题及2015复习与展望概要.ppt
- 2013高考语文复习之图文转换概要.ppt
- 2014届中考考前心理辅导概要.ppt
-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22课时_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世界概要.ppt
- 2014届中考物理总复习精讲:第4讲_物态变化(二)概要.ppt
- 201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运用专题复习》概要.ppt
- 2013届高三毕业班三月份模拟考试评讲概要.ppt
- 2014经济法基础--第1章概要.ppt
-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一课_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恢复)概要.ppt
-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一课_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概要.ppt
- 2014九级物理新人教《191家庭电路》概要.ppt
- 201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103芳香烃和卤代烃(人教)概要.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