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料位计使用基本知识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料位计使用基本知识 一、放射性现象 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二、放射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钟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目前生产装置所使用的放射源基本属于Ⅳ类和Ⅴ类放射源。 三、放射线的相关知识 当γ射线照射到人体时,和X射线一样,会使人体生物细胞内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而受到损伤,因此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使人体受到辐射的程度控制在容许剂量以下,那么这时由于人体的生物细胞受到射线的损伤不严重,并可依靠细胞本身的修复作用得以恢复,因而不会使各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 衡量射线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以借用医学上的术语—剂量,在这里叫做剂量当量。它的法定单位是Sievert(Sv),专用单位是雷姆(rem),两者的换算关系为:1Sv=100rem=106μSv。我们也常使用毫雷姆(mrem)。而常用的便携式射线检测仪的检测的单位设定为μSv/h(微希/时)。 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有两种,一种发生在受照人体本身,一种发生在后代身上,这两种危害分为随机效应和非随机效应两类。所谓随机效应,就是说发生的几率与剂量大小有关,受到剂量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但没有一个确定的值,像癌以及遗传性疾病就属此类。所谓非随机效应,指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而且可能存在着剂量的最大值,即只有所受的剂量超过最大值,才能发生这种效应,如白内障,不育症等,就属此类。小剂量照射,非随机效应不可能发生,但不能完全排除发生随机效应的可能性。 受到100rem(1Sv)以下的剂量时绝大多数人无临床反应,少数有反应,经过休养治疗,肌体组织可以通过新陈代谢自行恢复。大剂量照射。如一次受到200-600rem雷姆的剂量,就会得白血病。一次受到1000rem以上的剂量,几天之内就会死亡。这正是原子弹、氢弹 等核武器的杀伤力的一个方面。 我国对职业人员(特指专门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非职业人员,所制定的年剂量标准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是一致的。职业人员最大容许年剂量为5rem(0.05Sv),非职业人员限制年剂量不超过0.1rem(0.001Sv),如果按终生计量平均的年有效计量当量不超过0.1rem(0.001Sv)时,则在某些年份允许最大年剂量为0.5rem(0.005Sv)。装置操作人员属于非职业人员,即通常年剂量不超过0.1rem=0.001Sv=1mSv=1000μSv。 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射线照射情况。一个人不管是否接触放射源,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断受到射线的照射。首先是天然本底的照射,所谓天然本底照射,指的是来自宇宙线以及土壤、建筑物、大气、水、食物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造成的照射。例如,北京地区的天然本底照射约为200mrem/y,我国南方高本底地区可达mrem/y该两组数据说明,如果一个人自始至终在正午太阳光下照射,其所受到的年累计辐射剂量,也会超标。下列为日常生活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北京地区的天然本底照射约为200mrem/y=2mSv/y 带老式夜光表手腕受到的照射1mrem/h=0.01mSv/h 肺部透视受到的照射50-100mrem/h=0.5-1mSv/y 看电视受到的照射1mrem/y=0.01mSv/h 乘飞机受到的照射0.5mrem/h=0.005mSv/h 每天吸20支烟肺部受到的照射50-100renm/y=0.5-1mSv/y 四、核料位计(开关)使用原理 γ射线穿透物质后射线的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