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管理论文.doc
摘要
通过分析研究桂林市灵渠的历史意义、旅游开发建设和保护管理现状,找出灵渠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公园管理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公园的各项功能,在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保证历史文物的保护,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为灵渠风景区的持续发展提出科学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灵渠;旅游;管理;对策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Lingqu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Guilin Lingqu?historical significance,?tourism development?and protection?management situation,?of?city?park management,?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to maximizethe?function?of the park,?to ensure?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in providing?better services for?residents?at the same time,?improve?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city,?and put forward som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of science for the?Lingqu canal?scenic area?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Lingqu;tourism;management;countermeasure
?
前言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建于公元前219—214年,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运河,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郭沫若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文化遗产价值丰富而独特,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重要的军事作用和原生态的完整性,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入分析了解桂林灵渠的历史意义、开发建设和保护管理现状,找出灵渠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灵渠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灵渠的概况
1.1 基本概况
兴安灵渠又称零渠、秦凿渠,明清时称陡河,民国年间称湘桂运河,位于兴安县城东南部,全长34km,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一条跨越湖南湘江和广西漓江两大流域的古运河。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由于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2000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交通之要道。灵渠的开凿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原与岭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灵渠有铧堤、铧嘴、秦堤、泄水天平、陡门等设施,很好地解决了河水泄水分流及不同高度两条河流的勾通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灵渠流经兴安县城一段长约1 km的街区历史上俗称“水街”,极具秦城风韵,故又名“秦城水街”。水街景区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和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秦文化流觞景区、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古戏台、金钟街、湖广会馆、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长廊、三将军墓、古石雕群等,极具观赏价值。
1.2 发展概况
作为景点,灵渠最早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但当时投入少,开发规模小,游人仅能在铧嘴、大小天平一带观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安县政府又多次筹集资金对灵渠进行维修和开发,但维修和开发力度均不够大,未能产生好的开发效益。2004年,兴安县人民政府决定对灵渠景区进行大规模的保护性开发,特别是投资近1亿元对“水街”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产生了很好的开发效益。自2005年4月16日水街开街以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桂林和兴安县的一个新的亮点。据兴安县文化局统计,自灵渠保护性开发后,到兴安的游客成倍增长,仅2005年1~10月全县接待总人数就达147万人次,与2004年同比增长了105%,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了81%。现如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灵渠的保护性开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同时在管理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管理概况
2.1 管理历史
据鱼孟威的《桂州重修灵渠记》记载,唐代宝历元年(825年),船舶通过灵渠时,都是征用民夫拉纤,“索挽肩排,以图寸进”,“必数十户乃能济一艘。因使樵苏不暇采,农圃不暇来傻,靡间昼夜,必遭罗捕,鲜不吁天胥怨,冒险遁去矣”。当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