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计分析人员复习题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实际核算中,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GDP。支出法则是从经济整体计算GDP。 ①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投入=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②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 ③支出法:GDP=(消费)最终消费支出+(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货物服务出口-货物服务进口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可以反映经济运行的全貌。 (二)增加值 增加值核算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石。增加值是各生产单位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其购进货物及服务消耗价值后的余值,代表该生产单位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公式表示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公式表示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盈余+营业盈余 (三)产业 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业餐饮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方法制度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 限额以上批发贸易企业: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 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指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 限额以上餐饮业:指年末从业人员40人及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 限额以上住宿业:指星级宾馆、饭店。 6、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及结息情况 1、弹性反映变动趋势。2、税负具有标杆作用. 宏观税收经济分析是反映地区、税种、行业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其显著标志是地区性。税收宏观特征描述主要是描述地区税收总量、税收增长、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税收结构、税收周期等税收六大宏观特征。其核心是税收经济关系。其基本问题是“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问题。纳税能力=标准化税基(税制规定征税对象的宏观经济指标)×标准化税率(税制规定的税率)。(征收率=入库税收/纳税能力=实际税负/理论税负),它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税务机关的实际征收能力,反映税收征管的质量的效率。(检验征管质量的十六字标准: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 (二)微观税收经济分析 其显著标志是针对企业。税收微观特征描述主要是描述企业税收总量、税收增长、微观税负、税收弹性、税收结构、税收周期等税收六大微观特征。其核心是税源监控。其基本问题是“应收尽收”。 联系:微观税收经济分析是基础,宏观税收经济分析是继续。从数量上看,宏观税收总量就是微观税收分量简单的汇总。微观税收经济分析更多地是体现在征收管理的执行上(如纳税评估),宏观税收经济分析则更多地是体现在税收计划的预测、编制与调整上。它们彼此是密切联系、不可分隔的。 区别:①对象不同:宏观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整体;微观研究的是具体纳税人、企业。②资料来源不同:宏观纳税能力的标准化税基来源于宏观经济指标,无须进行真实性的审核,而微观企业的税基就需要进行真实性的审核,利用企业生产、财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判断企业的税基是否真实,比如,说要通过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中的有关指标来推算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通过包装物的消耗来判断销售量,通过生产的技术标准来判断企业的物耗是否正常。③核心不同:宏观研究的是“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同步问题;微观研究的是“应收尽收”的问题。微观税收经济分析估算与征管的纳税评估联系在一起了。如行业税负、行业税收弹性等。④可比性不同:宏观不可比(因为各地经济结构不同);微观具有可比性(如同行业是可比的)。 二、税收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从总量到结构。单纯用税收总量或者增长速度直接与GDP的总量或者增长速度比较只能反映总体概况,由于受GDP产业结构、税种结构以及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单纯对比会掩盖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影响因素,就不能清晰地说明问题。 (二)从宏观到微观。宏观分析看问题,微观分析找原因。在将宏观税收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逐步延伸到重点地区(如乌市)、重点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