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初中文言中常用词表建设情况
小议初中文言中常用词表建设情况
摘 要:在文言中,我们大致可以把词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实词,二是虚词;在实词中我们常用到的有动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数词这几类,在虚词中我们常用的有介词、连词、结构助词、感叹词、虚拟词等等。初中文言中常用词以虚词居多,实词为辅。这些实词与虚词就构成了初中文言的常用词表。
中国论文网 /5/view-7093685.htm
关键词:实词;虚词;常用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3-0000-01
在初中文言中常用词相当的多,我们可以列举其中的实词和虚词来作分析,这些实词和虚词都在文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平常使用的实词中,大约有20个常用实词,其中包括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数词等,本文在这里列举部分实词来作为例子,另外也会例举虚词的例子。
一、实词
实词“病”字,搜寻我们古文言文中,会经常看见这个词语。“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标记,名词。“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形容词。“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嘲笑,名词。
实词“从”。“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伤仲永》)跟随,动词。“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这个“从”有跟随的意思,动词。“战则请从”(《曹刿论战》)跟随,动词。“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跟随,动词。“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跟随,动词。
实词“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小石潭记》),道路,名词。“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路,名词。“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路途,名词。
实词“方”,“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登泰山记》),方形,形容词。“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方圆,形容词。
实词“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躯如故”(《狼》),依然,副词。“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名词。“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原因,名词。“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故意,副词,做修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实词“观”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看,动词。“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观看,动词。“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欣赏,动词。“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看,动词。“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看,动词。在这里我们看出观常用作动词,看的意思。
实词“归”,“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回家,动词。“云归而岩穴冥” (《醉翁亭记》),聚拢,动词。“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回来,动词。
实词“还”,“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伤仲永》),回,动词。“还自扬州” (《伤仲永》),回,动词。“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回到,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回,动词。“
实词“间”,“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中间,名词。“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时候,名词。“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间或,有时,时间副词。
实词“见”,“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伤仲永》),见到,动词。“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世说新语》),看见,动词。“见其发矢十中之八九”(《卖炭翁》),看见,动词。“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看见,动词。“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看见,动词。
实词“尽”,“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完,形容词。“骨亦尽矣”(《狼》),完,形容词。“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尽头,名词。“断其喉,尽其肉” (《黔之驴》),吃光,动词。“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完全,副词。“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都,副词。尽字大多数时候解释为完全的意思,用作副词。
实词“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停留,动词。“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停留,动词。“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在,动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处在,动词。居大多数作为为停留之意,用为动词。
实词“具”,“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具备,动词。“具以情告”(《周处》),全部,副词。“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详尽的,副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文具,名词。具在文言中主要用作名词和副词,名词作为文具、器具的意思,副词解释为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生数学成绩偏差原因和对策.doc
- 小学生数学探究品质的培养从“学会提问”开始.doc
-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doc
- 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doc
- 小学生的经济课.doc
- 小学生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之我见.doc
- 小学生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oc
-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doc
- 小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