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动生命的风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摇动生命的风铃

摇动生命的风铃   采访手记 中国论文网 /5/view-7128202.htm   第一次见到他,一位年已68岁的老人,准确地说是一位3岁时不幸被火烧伤的残疾老人,我便被他虔诚地道出的一个梦想所震撼:“我虽然并不富有,但我想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   雷声!如今世风如下,此话已久违了。岂料此话却成了一个拖起残躯的老人的铿锵承诺!   这位老人叫张振军,现任郴州市苏仙区五里牌镇太平村老花屋组组长。   我曾暗暗告诫自己: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根本不需什么采访提纲,但一定不能触动他尘封心底几十年的痛楚。就由着他随心所欲的诉说,或许可寻觅到其不平凡的人生……   岂料这位老哥生性耿直,说话毫不避讳。啊啊,只有历经了太多艰辛与困苦的老人,才会像兄长一样,什么心里话也诉说不遗。   童年的厄运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振军仍常常想着父亲张白水的第一个八年。   过去,农村家庭孩子多,很少有两个孩子相差11岁的。后来,他才晓得,姐姐是1936年出生的,那时父亲因家境殷实,尚在郴县城里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父亲投笔从戎,跟着当时太平乡的一个国民党军官离家抗日去了。   直到1946年春上,父亲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   原来,父亲一直跟着师长廖运周抗日,后来当上了师部电台台长。抗战胜利后,父亲目睹国民党发动的一场内战在所难免,便向师长廖运周请辞回家,说自己出来抗日已八年多未回家了。廖运周准许他回家,但要他安顿好家人又返回部队。   这么多年过去了,张振军仍记得父亲说的一句话,当时廖运周这样对父亲说:“你一个年轻人,要胸怀大志,你跟着我走不会错……”   父亲说,当时他听了廖师长的话就好啦。唉唉,谁料到人生无常,这一念之差铸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大遗憾!   振军理解父亲缘何拥有如此心境。原来,解放战争爆发后,廖运周率全师官兵起义了。如果他这个台长跟着廖运周,肯定也跟着参加起义啦。若那样,父亲的命运,乃至全国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可惜可叹,父亲离开时,还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哪里能洞察师长廖运周的一番话中掩隐着的玄机呀!   父亲回家后的第二年,张振军出生。两年后,弟弟出生。   这些年来,张振军一直认为,父亲第二次离家出走,缘于自己童年时的一场厄运――被火烧伤。   这一年是1950年,他才3岁。当时全国解放不久,父亲因为家庭成分高,又是国民党军官,注定在劫难逃了。这一年6月,父亲被抓走后,他病了,打起了摆子,整天忽冷忽热的。到了9月的一天,天气异常寒冷,地面打霜了,家里用茶子壳烧了一堆火。母亲整天忙里忙外,像平时一样让3岁的大儿子振军照料1岁的弟弟。岂料到了上午10点多钟,他打起了瞌睡,不慎摔倒在火堆里。这时,屋内没有大人,无奈年幼的他只晓得在火堆里扑腾打滚,惨叫痛哭起来。   当他被大人从火堆里救出时,浑身裸露部位已体无完肤,呈现多处重度烧伤。   连小振军也甚感惊奇不已,被火烧伤后,他不打摆子啦。可苦于家里没有钱,母亲整天焦心如焚,四处寻找土方子替儿子疗伤。接连用了好多土方子,还用过鸭蛋白涂抹烧伤口。   迄今,张振军仍清晰记得,到了这年底,父亲被放出来了。这一天晚上,他坐在家门口,手呀、脸上呀,好多烧伤处已溃烂流脓。月光下,他突然看见父亲走拢来,拎着给儿子买的烧饼。当父亲看到儿子被烧成这个样子,一下昏倒在门口,醒过来后在地上痛哭着打滚……   就在这天夜里,父亲又离家出走了。   第二天,他四处寻找父亲。最后,母亲抹着眼泪说,你父亲夜里走啦。   父亲这一走,又整整八年杳无音信。   年复一年,小振军一直在痛楚中挨着日子。他的左手、脖颈、头顶……好多处烧伤一直未愈合,脖子下面大块痂疤挛缩一团,稍一抬头便牵扯得疼痛起来。   挨到1954年,小振军7岁了,他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背着书包上学。可看到他烧成这个样子,村里小学的老师谁也不敢收他。直到1957年,他10岁了,才有一个姓瑜的老师收下了他。   上学那天,他激动得落泪。   转眼到了1958年,父亲离家出走已整整八年了。   就在这一年,父亲突然寄回了家书。捧着来信,全家人喜极而泣。父亲在信上说,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外做临时工,可干的是铁路测量工作,参与了从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建设。他干了整整八年,终于获得了一次机遇――获准参加兰州铁路局的招工考试,从二千多名参考人中脱颖而出,最后成为6名正式职工中的幸运者。   这年夏天,父亲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儿子到郴州铁路医院治疗。无奈医生说,孩子多处重度烧伤,又拖了这么多年才来治,已太晚啦。叹息声中,医生最后让孩子到广州的铁路中心医院去治疗……   振军说,后来,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令他终生难忘:“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   当时,振军扑倒父亲怀里,一下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