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传递过程 单向传递 (原因?)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原因?) 突触传递的特点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有机磷农药等使肌肉痉挛;箭毒素,肉毒杆菌毒素使肌肉松弛。)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 单向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 双向传导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注: 反射弧必须保持结构完整才能正常进行反射活动,任何一环节受损,都不能实现。 体温恒定的意义 相对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须的. 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成了截瘫: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是,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控制无意识的反应 小结: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 为兴奋传导或递质分泌等提供能量。 关于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B. 突触可分为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 C. 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跨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并使其兴奋 D. 兴奋通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下图表示某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处,b、c同时发生兴奋或抑制 a b c 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脑和脊髓 适应范围 数量 维持时间 中枢位置 刺激类型 形成时间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类别 先天遗传 具体事物 皮层以下 终生固定 有限 固定环境 后天学习 信号(条件) 大脑皮层 暂时 可消退 无限 变化的环境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例题: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厚约2—3mm)是神经元胞体(约140亿个)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皮层之下是神经纤维组成的白质) 。 人脑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很大不同在于:人脑还具备了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区) W区(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写) (说)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读)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 白洛嘉区 韦尼克区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躯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B和C 1. 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 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3. 左右交叉。 中央前回 (运动区) 管理对侧躯体运动 中央后回 (体觉区) 1. 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2. 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感觉的敏感程度有关。 3. 左右交叉。 接受对侧躯体感觉 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调节 体温过高或过低 影响酶的活性 影响新陈代谢 各种细胞、组织和 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