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羊健康养殖技术 1 山羊的生物学特征 1.1 行为特征 山羊属活泼型,反应灵敏,行为灵活,喜欢登高采食,可在牛不能利用的陡坡和山峦上放牧 1.2 采食特点 由于羊有长而灵活的薄唇,下切齿稍向外弓而锐利,上颚平整而坚强,便于采食时切断牧草。羊采食的牧草种类很多,据统计,在655种植物中,羊能利用522种,占80%。羊对粗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杆利用率可达70%。羊每天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采食量很大,而在其他时间进行反刍、休息。 1.3 合群性 羊是胆量较小的家畜,缺乏自卫能力,遇敌兽不抵抗,只是逃窜或团团不动。但善于合群,只要头羊领先,其它羊就可以随从放牧,有利于大群饲养管理. 1.4 羊的反刍性 羊反刍是一种生理本能。羊采食速度很快,每分钟可采食60-70口草,两个小时就能吃饱,然后休息,把吞入的饲草从瘤胃中翻上来进行咀嚼,并于唾液充分混合后再咽到胃里。这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粗饲料的分解。羊每日反刍时间约为8小时,分4-8次,每次40-70分钟一旦反刍停止则多为病羊。 1.5 羊的嗅觉和听觉灵敏 羊的嗅觉和听觉比较灵敏。个体羊有其自身的气味,一群羊有群体气味,一旦两群羊混群,羊可由气味辩别出是否是同群的羊 1.6 羊的调情特点 公羊对发情母羊分泌的外激素很敏感。小母羊胆子小,公羊追逐时惊慌失措,在公羊竭力追逐下才接受交配。因此,由于母羊发情不明显,在进行人工辅助交配或人工授精时,要使用试情公羊发现发情母羊。 1.7 喜欢干燥、清洁的环境 羊群经常活动的场所,应选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羊圈潮湿、闷热, 牧地低洼潮湿,寄生虫容易孳生,导致羊群发病。 羊喜吃干净的饲料,饮清凉卫生的水。草料、饮水被污染或有异味,宁可受饿受渴也不采食、饮用。因此,在舍内补饲时,应少喂勤添。给草过多,一经践踏或被粪尿污染,羊就不吃。 1.8 适应性 山羊因而多是怕热不怕冷,喜欢在高燥通风的地方休息生活,很少患病,一旦有了明显症状,就说明病情较严重了。当夏、秋季节气候温暖,牧草丰茂时,羊能在几个月内迅速抓膘,不仅体重增长较快,还能大量蓄积脂肪。而在冬、春枯草期,逐 渐消耗脂肪,以渡过枯草期。 1.9 消化机能特点 羊的消化机能特点是胃肠的 容积大,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消化液分泌量多,消化能力强,适宜利用青、干粗饲料 羊的瘤胃依赖微生物的作用,能将50%-80%的粗纤维进行分解消化。饲草进入瘤胃,纤毛虫先使纤维组织变得疏松,然后细菌通过水解酶的作用,将粗纤维分解为几种挥发性脂肪酸,供羊体利用。依赖微生物的作用,可将草料中的一些非蛋白质结构的含氮化合物(氨化物和尿素),合成为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在胃肠蛋白酶的作用下,在小肠内被羊体吸收。 羊有发达的唾液腺,每昼夜分泌量约为8-13升,唾液除有润滑作用外,还有溶解食物及中和胃酸的作用。饲料在消化道存留的时间长达7-8天,并且小肠特别发达,长度是体长的25-30倍,有利于饲料营养成分的吸收。 2 羊场建设 2.1 羊场选址 2.1.1 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羊场应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源的地区,并且交通方便而又远离学校、厂矿企业、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 2.1.2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2.1.3 放牧、舍饲条件良好,饲草资源丰富。 放牧草场按改良草场2亩养1只羊、自然草场5-10亩养1只羊计算(草场类型不同产草量不同)。据草场资源调查,在常德市最好的草场亩产鲜草2262公斤,最差的只有417公斤,平均亩产鲜草633公斤。舍饲的青绿饲料按羊体重的12%计算。如1只40公斤体重的山羊,1天需青草4.8公斤,1年需1752公斤。 2.2 羊场布局 场内的生活区、饲养区要分开布置在场区主风向的上风向、高燥处,诊疗室、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应布置在场区主风向的下风向、较低处。 2.3 羊舍建筑 2.3.1 设计要求 羊舍应坐北朝南,通风干燥,采光良好、能保温隔热。在平坦地区建羊舍采用楼式结构,楼台距地面1.2m~1.5m。在丘陵山区可依山势建成吊脚楼式羊舍。 2.3.3 羊栏、走道与羊床 羊栏可依羊舍纵轴采取单列式或双列式排列。羊栏应分隔成小间,每间10 m2~15 m2,隔栏高1.2m~1.5m。在羊栏的正面或两栏之间设走道、走道宽不小于1.2m。羊床用木条或竹条铺设,木条或竹条宽3cm~4cm,木条或竹条之间间隙为1.2cm~1.5cm,以羊粪能够自然掉落又不卡羊脚为 2.3.4 食槽与草架 在羊栏的走道上或栏舍边上安装长形食槽,食槽深15cm,上宽25c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