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各科疾病与微生物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败血症 (septicemia): 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外毒素、内毒素)所引起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 (pyemia): 某部位感染的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再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 大型病毒 200–300 nm。 2. 中型病毒 80–150 nm。 3. 小型病毒 18– 30 nm。 多数为球形, 还有杆状,丝状,弹头状,蝌蚪状等。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 核心: 单一型核酸(DNA或RNA),决定病毒的遗传﹑变异与感染。 2. 衣壳: 蛋白质,由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壳粒聚合而成。 20面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 基本结构 辅助结构 1. 包膜 病毒出芽释放时包上的一层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2. 刺突(包膜子粒): 某些病毒包膜表面镶嵌有糖蛋白,为放射状排列的大小不等的钉状突起,称为刺突。 与致病性有关,具有抗原性。 1.顿挫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进入的宿主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原料,则不能复制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 ): 病毒基因不完整或基因突变,使病毒复制出不完整、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病毒的异常增殖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非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 ) 感染性疾病中的一部分 外源性感染,病原为特定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途径而传染、传播,可在人群中造成流行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 范畴更广,包括传染病,但更广的领域涉及到临床各科的许多器官系统疾病 非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中的一部分,涉及临床各科 外源性感染-- 病原微生物 内源性感染-- 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其传染性极小,一般不传播给他人,也不造成流行 临床各科疾病中许多非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由微生物感染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棘手,且难以预防 内源性病毒/正常病毒丛 -- 存在的证据 正常细胞和组织中存在病毒特异性蛋白 用免疫学方法在无外源感染的鸡和小鼠组织测得RNA肿瘤病毒的组特异性抗原 正常细胞和组织中存在病毒特异性核苷酸序列 应用分子杂交方法,可在多种正常细胞和组织中证明有病毒核酸整合于细胞的核苷酸序列中 从正常细胞可诱导病毒 Rowe等从正常的小鼠、大鼠和鸡细胞中诱导出内源性病毒 正常细胞DNA中可分离出病毒基因组 Cohen等从正常狒BEF-3细胞株的DNA中分离出4种内源性病毒基因组 内源性病毒/正常病毒丛 是广泛存在于很多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以及鸟类、爬行类和鱼类等机体细胞中的病毒,其70%的RNA能与其未感染的自然宿主细胞DNA进行分子杂交。病毒为垂直传递,对其自然宿主无致癌性,以C型病毒为主。在微生态平衡时,对宿主细胞有生理作用: 在胚胎发生、发育成熟和组织分化过程中必不可少。许多动物实验表明内源性C型病毒能增加营养细胞的繁殖,有促进细胞融合作用,这对胚胎着床可能有重要意义。在人体也观察到胎盘和胚胎组织中有这种病毒颗粒,病毒颗粒见于母体细胞和胎儿细胞相结合的滋养层,促进胚胎发生、发育及组织分化。 按照电镜观察的结构形态,将逆转录病毒分为: A型病毒:具有两层电子密度较深的包膜,中央部分为电子密度较淡的透亮区。 B型病毒:具有偏位的类核,包膜表面有明显的刺突。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MTV)是其典型代表 C型病毒:具有一个电子密度较高的中央位类核和包膜上盖有短的刺突,以芽生方式分布到细胞外。是已分离的RNA肿瘤病毒中数目最多的一类病毒,能诱发白血病和肉瘤 D型病毒:具有电子密度较高的偏位的棒状小体状类核,包膜上缺乏刺突或者刺突较B型病毒为短。弥猴乳腺肿瘤病毒( MPMV )是其典型代表。 内源性病毒-正常病毒丛 条件致病性病毒 -- 隐伏在正常人体细胞内的内源性病毒也有一定的潜在致病性,异常情况下,可发生微生态失调,引起细胞的各种感染、个体发育异常及致癌作用 人体正常细胞常可被隐伏在体内的C型病毒感染而发生改变,在细胞表面有病毒抗原的表达。C型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成熟时,装配成核衣壳后以出芽方式释放,释放时可包有核膜或胞质膜而为病毒成熟颗粒,病毒包膜上的脂质来自宿主细胞,但包膜的糖蛋白则由病毒编码,故具有病毒的特异性和抗原性 在人体可能改变细胞或细胞核结构或其他成分而成为自身抗原 内源性病毒的由来:两种可能 生殖细胞感染学说:即来源于外源性逆转录病毒,因微环境的变化,长期存在于生殖细胞内,通过生殖细胞的长期垂直传递成为宿主细胞基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