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XXKCOM2011100221402398426.ppt
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情分析 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等压线(面)的判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影响是常考点,几乎每年都有呈现,尤其是在单科卷中,如2009年与2008年的广东卷。 考向真题探究 2.从命题角度来看:结合等压线图考查风向的判读出现频率较高;以等温线为背景,从温压关系入手考查热力环流中风向的判读是比较好的一种命题方式。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往往结合分布示意图或气压形势分布图来考查;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有时结合气候类型来考查。 3.对能力考查比较明显,通过提供新概念(如有效辐射、平流雾、辐射雾),结合图文材料在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同时,也考查了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考查是本讲的另一考查重点。 真题导航 等压线图及风向的判读 (2009年高考广东卷)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例1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命题立意】 本题组以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和区域气压形势判断。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等压线数值和弯曲状况的准确把握。第(1)题,依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同时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第(2)题,通过陆地气压低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夏季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往往呈块状分布。 【标准答案】 (1)A (2)C (2008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例2 (1)上述“某月”是( ) A.1月 B.2月 C.3月 D.4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命题立意】 本题以某日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背景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解题的关键是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掌握程度。 【思路点拨】 第(1)题,由图可判断,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第(2)题,甲地位于0°~15°S之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该月甲地盛行东南风。第(3)题,乙地位于30°~40°N之间,位于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标准答案】 (1)C (2)A (3)D 考题优化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5.等压面的凸凹,主要跟下垫面的冷热有关。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该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 方法突破 等压面与等压线区别 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同高度相比,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高,而向低空凸出气压低)。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某一高度的水平面切割等压面而得到的交线即为等压线。 学以致用 2.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A、B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 (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解析:气压总是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减,根据等压面可以判断出3000米高空气压的高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即可判断出A处为高压,B处为低压,进而可推出A、B两处的气温、大气运动及天气状况。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B表示陆地,当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