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翻译分析报告.pptVIP

3月2高考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翻译分析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 6、查对字词的落实,誊写到答案卷上。 2012江苏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2012山东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2012江西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4分)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19、“何有于” 此式中动词“有”,带上了一个前置宾语“何”,又用介词“于”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加以修饰。 译为 如《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0、“既……且(又、亦)” 此式表示二者兼有及语意的递进。译为 如《诗经·小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21.唯(顾、直)……耳”译为 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 顾未有路耳。(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梁襄王》) 22、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例3、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 26、庸……乎译为“哪管……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7、其……邪译为 “难道……吗” 例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8、……,抑……?译为“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29、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例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例3、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 30、“乎哉”表疑问语气或反问语气,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1、“何其”表感叹语气,译为“多么” 例: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意气之胜,何其胜哉! 32、“焉哉”“而已”“焉耳已”表感叹语气。 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寡人之于国,尽心焉耳已! 33、“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惟王所用。 34、“若其”相当于“假如” 例: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 35、“之属、之类、之徒”译为“这一类” 例:是折枝一类也。 36、非……则……译为:不是……就是……例:非死则徙尔。 37、不啻,表比较,译为“不只”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38、“是故”表总结,译为“所以”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39、”于是、因遂”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或相当于现代汉语“于是” 40、“且……且……”表并列,译为:“一面……一面……”“又……又……” 例: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41、盍……乎? 表反问,译为何不……呢? 例: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译为“ ”。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可译为 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 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可译为 。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译为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