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2分册知识要点 第1轮l.doc
第二分册知识要点
从史前时期到殷商社会
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的生产方式: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
原始农耕诞生的意义:这种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起源地之一
特色:
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 南北并立
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除粟、黍、水稻外,还有稷和大豆等
影响: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始农耕的生活方式:农耕聚落
前提:
农业生产
定居生活
典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表现: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所处时代:原始社会阶段
炎黄传说: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考古发掘)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礼记?礼运》中的夏朝
夏朝的建立: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夏朝建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后进入“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夏朝开始“家天下”式的王位世袭继承方式
夏朝已具备的国家的基本特征:
设官职
有军队
设监狱
定刑法
二里头遗址
时间与地缘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建筑: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明显
二里头遗址农具: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
二里头遗址家畜:猪、狗、鸡、羊
二里头遗址礼器和祭器:遗址中出土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是信史
方国联盟(商朝与周边方国的关系)
存在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
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
方国的向背影响商朝的兴衰
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
概况:
工艺成熟
数量众多
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主要用途: 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的礼器
等级标志: 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成为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功能 :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
途径: 动物纹饰
对象:沟通祖先和神灵
功效: 庇护世间权力和财产
甲骨文
出土: 河南安阳殷墟
含义: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特点:具备了汉字结构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地位: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意义: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
(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为探究商朝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1.西周的建立——武王克商
时间:1046B.C.
创立者:周武王
战役:牧野之战
都城:镐京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目的: 对新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分封对象:
已臣服的殷人后裔
同姓诸侯
原殷邦方国的首领
3.礼乐制度
制订者:周公
礼乐制度
礼
起源: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
演变: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
功能:维护社会秩序
推广: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
作用: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
乐
内容:舞乐、史诗
作用:激起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和乐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礼的转变:
礼的重心转变:从神事转到人事
尊礼的新内容:统治者 的“德治”
尊礼的新思想:“敬天保民”
“敬天保民”新思想的影响 :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社会大变革
东周的建立
时间: 770B.C.
事件:平王东迁
都城:洛邑(鎬京东面)
分期:春秋和战国
社会大变革
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
社会特点: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过渡)
变革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
经济领域的变革:最深刻
原因: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表现:
新经济:各国开辟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失效
新目标:诸侯、卿大夫竞相占地,目标为攻城略地
新政策: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
新阶级: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
新发展: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开始活跃
新局面:出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局面
政治领域的变革:各国内政改革
改革内容:贬抑或废黜无能的旧贵族,启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
改革高潮:战国时期
改革目标:富国强兵
改革范围扩大: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方面
最成功、最典型:商鞅变法
5.百家争鸣——文化领域的变革
背景: 社会转型之时, “士”最为活跃
“士”:
异: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方案各不相同
同: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的根本宗旨相同
影响最大的三家:儒、法、道
儒家:
兴起时间:春秋
创始人:孔子
孔子思想:“礼”(发展周公礼治思想)、“仁”(独创核心观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