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酶化学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酶化学 ⒉高度专一性 即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 ⑴绝对专一性 只作用于一种底物 ⒊作用条件温和 一般在常温下进行, 例如水解淀粉:若用酸水解,需要245~294kPa压力和140~150℃的高温及耐酸设备; 而用淀粉酶水解,则仅需在65℃,一般设备即可。 二、酶的命名 包括习惯命名及系统命名 ⒈习惯命名 根据酶作用的底物、或酶的来源等来命名 例如淀粉酶或霉菌淀粉酶或高温淀粉酶或碱性蛋白酶 习惯命名简单、易懂、应用历史长,但缺乏系统性,不容易区别。 ⒊酶催化的反应 ⑴氧化还原酶类(E.C.1) 该类酶催化下列反应 不仅包括脱氢酶、氧化酶,还包括过氧化物酶、加氢酶等 ⑵转移酶类E.C.2 ⑶水解酶类E.C.3 ⑸异构酶类E.C.5 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变 三、酶的辅助因子 仅由蛋白质组成的酶,称为简单酶;由蛋白质及非蛋白小分子组成的酶,称结合酶; 结合酶中的蛋白部分称酶蛋白,非蛋白小分子称辅助因子,它又分为辅酶或和辅基。 与酶蛋白松散结合,可用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叫辅酶,如丙酮酸脱氢酶中的NAD+。 与酶蛋白紧密结合(共价、离子键等),不能用透析法除去的小分子物质叫辅基,如羧肽酶中的锌。 四、酶的活性部位(活性中心) 溶菌酶活性中心图 五、酶的作用机制 ⒈酶催化与活化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加热使过氧化氢分解,活化能为75348焦耳/摩尔 以胶态钯为催化剂,活化能降低至48976焦耳/摩尔; 过氧化氢酶催化,活化能降低至8372焦耳/摩尔。 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使活化能降低至无催化剂时的11%,其反应速度增加1亿倍以上。 ⒉中间产物学说 当酶与底物相遇时,首先形成不稳定的酶—底物复合物,底物分子处于活化状态,即反应活化能降低;然后复合物分解,生成产物;酶脱落,再与底物结合。 E + S = ES P + E 光谱法已经找到一些中间产物的证据。 如过氧化物酶—H2O2复合物;过氧化物酶为铁卟啉蛋白,有特征吸收光谱。 加H2O2前4个吸收峰(645、 583、 548、 498) 加入H2O2后,吸收光谱发生明显改变,变为两个吸收峰(561、 530.5) 再加入供氢体抗坏血酸等,体系光谱又发生变化,重新出现在645、 583、 548、 498的吸收峰。 ⒊诱导契合学说 1958年,由Koshland提出,要点是: 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有柔性,与底物结合时,受到底物的诱导,酶构象相应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活性部位有关基团空间位置的变化,以便与底物的敏感键正确的契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 近年来用X-射线,核磁共振,差示光谱等手段证明了这种中间产物的存在。 如醇脱氢酶(ADH)的底物NADH在游离状态下,在340nm有一吸收峰,加入酶后吸收峰移至328nm,再加入巯基试剂对氯汞苯甲酸,又使吸收峰回到340nm。 电子显微镜下也观察到羧肽酶A的某些残基和底物甘氨酰—酪氨酸结合;以及溶菌酶的最小六糖底物躺在酶分子表面狭长凹穴中的证据。 4、过渡态互补学说 过渡态理论认为:酶与底物的过渡态互补,亲和力最强,释放出的结合能使ES复合物的反应能级降低,有利于底物分子跨越能垒,加速酶促反应,实际上这是诱导契合学说的不同版本。 实验结果指出,分子内咪唑基参与的酯解反应速度比相应的分子间反应速度大 24 倍。说明咪唑基与酯基的相对位置对水解反应速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5、抗体酶 指同时具有抗体及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制备方法是: 半抗原(底物类似物)+蛋白质 结合抗原 动物免疫 单克隆抗体 ⒍酶催化机制 ⑴酶与底物的邻近定向 酶催化底物反应,首先要两者相互接近并形成过渡态中间复合物。 生理条件下,细胞中底物浓度多在0.001mol/L左右。但是,在酶活性部位测到的底物浓度则可达到100mol/L。 在活性中心,往往有少量水,当底物到达此部位,即达到高浓度。 试验表明,酶与底物形成专一复合物时,酶分子与底物分子的构象均改变,使酶分子的结合基团及催化基团分别与底物敏感键正确排列与定位,这就是邻近定向。 例如碳酸酐酶: CO2 + H2O HCO3- + H+ 该酶由2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为单肽链酶,活性部位含Zn2+,Zn2+与活性中心的三个组氨酸残基(94、96、119)侧链的氮原子配位,第四个配位体是水或羟基。 ⑵张力和形变 X-衍射分析证明:酶和底物结合时,底物分子向酶的活性部位靠近,诱导酶的构象发生变化,特别是活性部位的变化并与之结合;同时,酶也诱导底物分子的敏感键变形,由基态变成易变化的过渡态,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例如羧肽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