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段双林路站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new概述.doc

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段双林路站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new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4 2.1地理位置 4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4 2.3设计概况 7 2.4施工周边环境 9 2.5项目部概况 10 3、施工方案 14 3.1本项目工程施工步骤 14 3.2主要工程数量表 14 3.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16 3.4主要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的配置 35 3.5施工进度计划 36 4、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施工预案 38 4.1危险源调查 38 4.2危险源辩识 42 4.3重大危险源施工预案 44 5、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48 5.1组织保障 48 5.2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53 5.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5 5.4不同危险源的预防措施 59 5.5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66 6.1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68 6.2监测内容 68 6.3监测点布置 69 6.4施工监测汇总表 83 6.5监测资料的分析、预测和信息反馈 84 7、应急预案 87 7.1应急救援机构、职责及事故处理流程 87 7.2项目救援物资的储备 88 7.3工程意外、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方案 90 7.4应急程序及行动方案 94 7.5救援队伍的组成和配置 95 7.6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95 8.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96 8.1质量保证体系 96 8.2质量保证措施 96 9、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99 9.1概述 99 9.2雨季施工措施 100 9.3夏季施工措施 101 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管线现状布置图 双林路站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双林路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 (2)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双林路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3)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7标双林路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5)成轨建司发(2011)18号文《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6)建设部发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7)现行国家及成都市相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8)成轨建司发〔2011〕28号发《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9)成建委发[2009]494号发《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的通知; (10)成轨建司发〔2011〕26号发关于印发《成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防汛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 (11)成地铁建函〔2012〕9号《关于发布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东延线土建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的通知》; (12)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13)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力量和现场勘察资料; (1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1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19)《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2001-2006) (2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2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BJ/T111-98)《》() 图2.1-1双林路站地理位置图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 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各土层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 1人工填土层:杂色,松散,稍湿。由碎石、砂土、砖瓦碎块、卵石等建筑垃圾组成,其间充填粘性土。段内分布于地表,层厚1.3~2.5m。该层均匀性较差,多为欠压密土,结构疏松,多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受压易变形的特点。 (2)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积(Q3al+pl) 3-2粘土:灰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较多钙质结核,裂隙较发育。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1.5~2.1m。 3-3粉质粘土:褐黄色,松散,稍湿,含有少量铁锰质氧化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