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曼君的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doc
书名: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
作者:黄曼君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文/金立群
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的出版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和严谨的学理意识,探讨了当前文化建设中有关新文学传统和经典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和数千年历史的古典文学传统相比,只有短短百年的新文学是否拥有自己的传统,是否创造了自己的经典。这不是简单地依靠评选百年文学经典之类的“选学”就能解决的。黄曼君从严格学理意义上的传统学出发,勾画了新文学所创造的新传统从转型、构型到定型的过程,对“文学经典”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出经典是由本身固有之崇高意蕴所形成的“实在本体”以及由后世各种阐释承传所形成的“关系本体”相结合而成的特殊本体;并进而提出了衡量经典的三个标准:“文学经典是特定历史时空与文化语境中思、诗、史相交融的结晶”。他将研究的重点放置在探讨重要的新文学作品、作家与思潮究竟怎样从一般意义上的作品、作家、思潮成为一种经典性的存在。他回到历史本身,将新文学的经典化历程分为转换、诞生、延传与重构四个时期,从而通过对历史的穿透和审视,肯定了新文学通过对新传统的创造,通过一系列经典化的过程,已经成为了经典性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是,新文学作为一种经典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作者将新文学传统与经典定位于古今中西文化的交合点上,充分探讨了其中的继承性关系;但更发掘了它们“将清末至‘五四’的文学变革成果推到了民族语言思想的一个新的‘平台’”的巨大功绩。正是在这样的平台之上,通过围绕传统和经典的一系列阐释、承传乃至于辩难、质疑,民族的思想文化也就实现了更新、交流和发展。即便是一些意识形态性较强的问题,也从学理角度出发,将其置于近代以来民族现代化历程中加以观照。与此相应的,黄曼君提出接受者和经典之间也应当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不是经典和传统束缚我们,我们或膜拜或打倒经典和传统;而是我们“从个人鲜活的实际境遇起步,既与经典‘对话’,又发挥创造的活力”。
书中运用了文本的历史品格与历史的文本功能相统一的分析框架,选择以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为代表的经典创作和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经典文论话语为透视的焦点,从本位内涵、时代特征、当下阐释等多维视角,展现了新文学现代品格,它的传统和经典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面貌和延异创新的特征。
如何弘扬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下为实现民族国家现代化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进行深入探讨的重大的历史课题。黄曼君的这本著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13日 第八版)
[转载]黄曼君的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
(2011-10-30 20:43:48)转载▼
标签:转载 那年黄老师接待凌宇老师,我在现场,还请凌宇老师给我们做了讲座。
原文地址:黄曼君的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作者:清田居士
黄曼君的现代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
王泽龙
内容提要: 黄曼君先生从事现代文学研究50余年的历史,较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新中国第二代现代文学史学者的学术品格特征。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评析了黄曼君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现代文学经典论及其研究;现代文学传统的阐释与彰显;多元开放的大文学史观;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开拓与建构;哲学美学与科学研究结合的批评思维与批评方法;现代理论的前沿意识与批评实践。
关键词: 黄曼君 现代文学研究 学术思想与方法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史。回顾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它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不同时代的学者,在推进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做出的富有历史性特征的探索与贡献;感受到他们中的不同人物既富有时代性烙印,又具有鲜明个体精神品格的学术魅力。黄曼君先生出生于30年代中期,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二代学者,参与见证了50余年的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他1956年留校工作,(大学时期的黄曼君)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五四时代精神的号角:论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刊登在1959年发表在《长江文艺》5月号上。1961年,他26岁,参加了由中宣部组织,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文革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于1979年创刊,他协助王瑶、樊骏先生起草《丛刊》发刊词。从现代文学研究学会成立,就开始担任学会理事与常务理事。直到去世的2010年11月,他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刊登在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上。可以说,黄曼君先生是他们那一代学者中最具有代表性、又富有独特性灵与生动个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思想与方法,与他的同代人一样,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宝贵思想财富与精神资源。我们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VIP
-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word全面版) .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宣讲培训).pptx VIP
- 监察法试题库完整.doc VIP
- 水稳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外墙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林草--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矿产行业审计风险分析报告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