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_new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探究 一、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 1.逐渐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默读速度一般快于朗读速度,默读速度大约是说话的速度的两倍。要学会合理运用视力以扩大视距,培养从整个句子去理解意义,迅速地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第二个句的习惯,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理解。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默读的技能,培养其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2.进行限时阅读训练习惯。限时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阅读任务,平时养成多读的习惯,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阅读理解靠的是扎实的语言基础。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扎实的语言基础来自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长期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 3.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把一篇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阅读过程中注意句子的意群,并按意群阅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习惯于逐词逐句阅读,唯恐遗漏某个单词或句子,这样做只是对单词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对句子的理解,影响对全文的阅读理解。 二、掌握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步骤 1. 看题目 先扫读文章后的理解题目,明确要求,便于快速阅读全文时留意或抓住重要材料及关键用语。 2.读全文。任务是: 1)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知道文章在讲什么,每段的大意 2)有印象的题可以直接作答 3.细读试答 在认真研读题目(“题干”和“选项”)、明确答题要求的基础上,再细读短文有关部分以便决定答案。这一步至关重要,既要细致,又要在整体把握的层面上上下照应、前后联系。一般说来,试题的先后次序与短文所述内容的次序是一致的,因而答题应按试题的次序逐个去做。答题原则是先易后难,留下难题个别对待。 4.复读核查 试答完各题之后,再读一遍短文,瞻前顾后地逐一核对答案。在这一步,应充分利用和注意各题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对应,要着力抓住其中统带整篇的关键题目。关键题目正确与否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切勿忽视这一点。 三、运用下列应试技巧 1.审视标题 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画龙点睛,龙就活了。标题是文章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做题的效率。 2.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 如果时间紧,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位两段。再把标题和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了。 3.细读文后的题目 细读文后的题目的目的在于审视这些题目是针对什么提出的。若文章短可先读短文,后看文后题目;若文章长,为了能迅速抓住要点,可以颠倒过来,先浏览题目,然后再读文章,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能加深对要点的理解。 4.细读文章,掌握短文细节 这次应细品,不可一晃而过。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5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5.初选答案 一般短文都设有5个题目,对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可以断然选定。对那些深层理解的题目,应再查阅原文,但绝不是简单重读,应找出依据,把所选答案代入文章,再确定正误。在选择答案时,对文章和选择题中的词语应结合上下文思考其确切意思,切忌望文生义,做出错误的判断。 练习 伴你学25页,39-40页 6.复读全文,核对答案 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思考题,研究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那些未获解答的题,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7.不可忽视的三个行之有效的技巧 (1)瞻前顾后 对一具体问题不要局限于一词一事,而应从短文整体考虑,从主线向外扩展,打开思路,前后上下对照。这样,可减少“钻牛角尖”和“繁琐分析”。而且,在中考试题中,即使是事实和细节题,也是“围绕或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 (2)首尾突破 大多数短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或议论文的第一段,或每段的第一句,常包含了全文的主要信息或基本观点;而结尾部分常是结局或结论。寓言或幽默文字的结尾也往往是点睛之笔或值得玩味之处。因此,抓住首尾往往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先易后难 即先做浅层易答之题,再做深层或复杂的或尚存疑惑之题,各个击破。这样,既可减轻心理压力,有了已完成的易题的内容作衬垫,有时还从中得到可喜的启示。 (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