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一、绿色通道含义及评审要求 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过程中,为挽救其生命而提供的一套完整、快速、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 该通道涉及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捷、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2.3.1 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 7×24 小时服务。 2.3.1.1 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 与 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实行 7×24 小时服务。 【C】 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 2.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 3.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 7×24 小时服务。 【B】符合“C”,并 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 【A】符合“B”,并 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 第二章 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2.3.1.2 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C】 1.急诊医师、急诊护士配置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2.急诊医师、急诊护士经过急诊专业训练,掌握危急重症抢救技能,具备独立抢救工作能力。 【B】符合“C”,并 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A】符合“B”,并 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2.3.2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2.3.2.1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C】 1.有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2.落实首诊负责制,急危重症患者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3.落实急会诊制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4.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保障患者优先收住入院,制定急诊科与 120 急救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急诊患者转接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治疗,保持绿色通道畅通。 【B】符合“C”,并 急诊抢救登记完善,病历资料完整,入院、转诊、转科有病情交接。 【A】符合“B”,并 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有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急诊科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急救中心转送或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患者信息,院内相关各科室在患者收住入院前获取病历资料,提高效率。 2.3.2.2 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C】 1.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2.有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 3.重点病种相关科室及医务人员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 【B】符合“C”,并 有重点病种急诊抢救登记、总结、分析、反馈及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有成效。 2.3.3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2.3.3.1 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C】 1.医院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2.急诊科有根据预案制定的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 3.相关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熟悉本部门、本人在应急医疗救援中的角色和岗位职责。 4.大规模抢救工作由院级领导负责指挥协调,由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和协调。 【B】符合“C”,并 有大规模抢救登记与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应急管理有成效。 二、绿色通道的过程 患者进入院前、院内急救(开始)→ 医院急救体系救治(在这期间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挽救患者生命的抢救措施,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并脱离生命危险后)→ 转入相关科室,完成交接,并进入常规诊疗(终止)。 三、原则 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 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四、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标准 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患者 五、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大出血、开放性骨关节损伤、胸腹腔内出血、张力性气胸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颅脑损伤;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等。 (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休克、昏迷等。 (四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