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史节选要点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水运事业发展期的高级阶段 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后汉 书。东夷传》也说:“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 国。自武帝灭朝鲜,使译通于汉者三十许国。”东汉时,与日本 的交通,比西汉时有所发展。《后汉书·光武帝纪》说:“建武中 元二年(公元57年),东夷倭奴国王遣使奉献。”《后汉书·东夷 传》说:“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匡 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此印绶,公元1784年(日本天明 四年,中国乾隆四十九年),已在日本九州福冈县志贺岛上出土。 印上镌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经鉴定,即东汉光武给倭奴国 的那方金印。此后,《后汉书·东夷传》载:“安帝永初元年(公 元107年),倭国王帅升等,献上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从以 上记载看来,当时中日的交往,还无什么贸易关系。 前述,汉代还有一条河海贯通的西南水运路线。身居番禺 (广州)的南越王可以吃到产于蜀郡的“枸酱”,说是经由夜郎的 牂柯江转运去的。群柯江“江广”有“百余步”,“足以行船”。 牂柯江可达番禺(《汉书·西南夷传》)。番禺早已通交趾。从交趾 到印度和巴基斯坦,除陆路外,确有水路沟通。早在西汉张骞通 西域之前,中亚的大夏国已有从身毒商人运去的“蜀布”和“邛 竹杖”(《汉书·西南夷传》),除从今云南陆路以外,也有可能是 通过益州、永昌的水路转运去的。 印度支那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在汉朝同我国建立了交往关 系。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 白雉。其方位在日南郡云南;而“蛮夷”何指,不明。但从 另一纪事来看,“日南徼外蛮夷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后 汉书。西南夷传》),其中的“究不事”,被认作今柬埔寨之异译。 再如,东汉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日南徼外叶调国、禅 国,遣使贡献”@。说明今缅甸等国也曾遣使到我国。以上各国 使者来华,走的是陆路还是水路未记,但却从此开辟了我国同印中国水运史 度支那的交通路线。 四远洋“丝路”的开辟及其初步发展 20世纪40年代,有人著书认为“古代的中国人,不习于航 海。 然而,在中国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大秦各国,在汉末三国之 前,人们只知有水路,而不知有陆路。正如鱼豢所说:“前也但 论有水道,不知有陆道”(《魏略:西戎传》)。公元前2世纪的中 国汉武帝时,就开辟了一条远洋航线:“徐闻、合浦南海道”—— 中国至斯里兰卡,即被后世称作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后来 人们对历史事实重新认识后赋予的名称。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远比汉代同期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持续 的时间更长——直至鸦片战争前,延续几近两千年;通达的范围 也更广,从其先后引发的各条航路来看,后来已经航达亚、非、 欧三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动有关国家的专家,组成了“海上丝 绸之路综合考察团”进行考察。1990年,还在“和平”号海上 丝绸之路考察船上设立了“丝绸之路图书馆”。考察结束后,全 部书籍和文献,将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录,赠送给重建中的2000 年前被罗马统帅恺撒付之一炬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人类文明博 物园(新华社“和平”号考察船11月5日电,《太原晚报》 1990.11.7)o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标志着古代中国的汉皇朝航海事业进 入了一个飞跃阶段。这是在航海业发达、丝绸货源充盈、远方人 们迫切需要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 路发生、发展与兴盛的共同规律,但最终则体现在造船与航海技 术的水平上。否则,就不可能成功。 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打通沿海航路,即清除割据势力之后实 ·88·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线图 (席龙飞:《中国造船史》) 现的。因为丝绸产地与造船基地多在沿海区域。为此,汉武帝不 惜动用数万、10万,甚至20万楼船军来扫清障碍。北起鸭绿江 口,南至北仑河口,沿海18000公里海岸线通行无阻。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武帝削平南越后,将其分为九郡,就以合浦郡 为起点,开辟了远渡重洋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印度南端的黄支国 (康契普拉姆),到达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历时28个月,航 程五六万里的此次皇家远洋首航,遂被记录在《汉书·地理志》 上: “粤地……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银、 铜、果、布之凑,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 ·89·中国水运史 都会也。自合浦、徐闻南入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 里,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略以为儋耳、珠压 郡……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 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庐没国。自夫甘都庐国船行可 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压相类。其州广大,户 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 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