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四大基本操作.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四大基本操作.doc

四 大 基 本 操 作 一、胸膜腔穿刺术 目的 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准备 胸膜腔穿刺包,手套,消毒剂,弯盘,麻醉药等。 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正确 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穿刺点选择正确 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 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穿刺操作正确 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 术后处理正确。 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 (2)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 ?(3)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2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4)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二、腹腔穿刺术 目的 (1)抽取腹水进行化验检查,明确腹水的性质,协助诊断。 (2)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 (3)腹腔内注入药物,达到直接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准备 腹膜腔穿刺包,手套,消毒剂,弯盘,麻醉药等。 操作步骤 (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 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 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分)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 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 ①考生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剌入腹肌,再垂直剌入腹腔。 ②也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诊断性穿刺。大量放液时,可选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肝硬化腹水病人一次放液不超过3000ml。 ③穿刺结束后,消毒针孔部位,并按住针孔3分钟,以防止渗漏,加蝶形胶布固定,纱布覆盖。大量放液者需加用腹带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应停止放液。 (3)如大量放腹水,应在放液前测量体重、血压、脉博。 (4)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大量放液者,应卧床休息8~12小时,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少量腹水进行诊断性穿刺时,穿刺前宜令病人先侧卧于拟穿刺侧3~5分钟。 三、腰椎穿刺术 目的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疾病。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4)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减轻临床症状。 准备 腰椎穿刺包,手套,消毒剂,弯盘,麻醉药等。 操作步骤 (1)患者体位、姿势正确 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