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测绘地形图的方法: 经纬仪测绘法;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小平板仪配经纬仪测绘法; 摄影测量方法等。 测地形图分为: 白纸测图(模拟测图)(analog map)与数字测图(digital map) 8-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图前,除做好仪器、工具及资料的准备外还应作好以下工作。 一、图纸准备 白纸、聚脂薄膜 1、一般绘图纸: 2、聚脂薄膜: 优点:具有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等。 缺点:易燃、易折、易老化等。 8-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二、绘制坐标格网 1、用对角线法精确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 一点,连接各对应点即得坐标格网。 先在图纸上绘出两条对角线,以交点M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与对角线交得A、B、C、D点,连接各点得矩形ABCD。从A、D沿AB、DC每10cm定一点;从A、B沿AD、BC每10cm定 o a b c d 8-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2.格网的检查 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 8-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三、展绘控制点 1、按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在相应格网边线的外侧。 2、根据控制点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并展点。 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点号及高程。同法展绘其他各点。 3、检查。 例:展A(647.43m, 634.52m)点,按坐标该点应在plmn方格内;按y值分别从l、p点依比例向右各量34.52m得a、b点;同法,从p、n点向上各量47.43m得c、d点;连ab和cd,交点即为A点;在点的 §8-2 视 距 测 量 一、视距测量原理 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1、视线水平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对于内对光望远镜:K=100,C约为零,因此上式为:D=100×l h=i-v i:仪器高 v:瞄准高 D=Kl+C K:视距乘常数C:视距加常数 §8-2 视 距 测 量 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起伏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时须视线倾斜才能读取视距间隔。如图,因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公式。须将视距间隔MN换算为与视线垂直的视距间隔MN,即可按(8-2)式计算斜距L,再用L和?计算D和h。 详细推导过程看书,推导结果: D=Klcos2? (8-6) h=Dtg?+i-v (8-7) §8-2 视 距 测 量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如图,安置仪器于A点,量仪高i。瞄B点视距尺,使上丝对准整米处读Kl。读中丝读数v。 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坚盘读数L。 按下式计算: D=Klcos2? =Klsin2L h=Dtg?+i- v =DctgL+i-v §8-2 视 距 测 量 三、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1、视距测量的误差 读数误差、垂直折光影响、视距尺倾斜所引起的误差、视距尺分划的误差、K的误差、坚角观测的误差等。 2、注意事项 (1)尽可能使视线离 地1m以上; (2)要将视距尺竖直; (3)K应在100?0.1之内; (4)使用厘米刻划的整体尺,若用塔尺应注意接头要准确。 §8-3小平板仪的构造与使用 一、平板仪测量原理: 设地面有A、B、C三点,要将这三点测绘于图上,可在A点水平地安置一图板,板上固定一张图纸。将地面点A铅垂投影到图纸上,定a点。将AB、AC方向铅垂投影 到图纸上得ab、ac,测AB、AC距离,按比例在ab、ac上定出bc两点。 §8-3小平板仪的构造与使用 二、小平板仪的构造 1、图板 2、照准器 3、三脚架 4、附件组成。 其中附件有对点器和长盒罗盘。 §8-3小平板仪的构造与使用 三、平板仪的安置 (一)、初步安置: 目估:定向?整平?对中 (二)、精确安置: 1、对点:使图上已知点a和地面上相应点A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整平:使图板水平 3、定向:使图上已 知方向线与地面上相应方向线一致或平行。 §8-4 碎部测量的方法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应选地物、 地貌的特征点。 对于地物: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 东 大 道 坚5 5.40 5.35 §8-4 碎部测量的方法 对于地貌:应选在山谷线、山脊线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天津市红桥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ppt VIP
-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晋朝PPT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4章.ppt VIP
- 2023-2025年语文全国中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9 散文阅读(一).docx VIP
- 新生儿胆道闭锁.pptx VIP
-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共3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2021年天津市红桥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