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储罐焊接技术及发展教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红坚 2010年9月 一、前言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低温液化气的储备。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能源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家极力支持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发展,并把实施LNG进口多元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06年启动的三大LNG接收站项目广东、福建和上海LNG项目相继投产,目前大连、江苏项目正处施工阶段。 LNG接收设施主要由用于LNG接收储存的低温储罐、LNG码头及栈桥区、灌区泡沫站、气化区、增压/冷凝区、火炬区、公用工程、计量输出区、槽车装车区等组成,其中LNG低温储罐的安装是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LNG低温储罐通常是双层壁结构的立式拱顶储罐,外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侧为双层壁钢结构。外层普通碳钢板紧贴混凝土 (通过预埋件贴在外罐壁混凝土层内侧并密封焊接), 最内层为9%Ni钢(例如ASTM A553 Type1等),厚度从下到上呈递减型(16.5万立方储罐内罐底圈壁板为26.2mm,顶圈壁板为12 mm),内外层结构间距一般在850mm以上、1000mm以内,中间夹层填充特殊的绝热材料;罐顶也是双层结构,顶板是普通碳钢板,悬挂在外顶层内壁的吊顶是铝板(例如ASTM B209M5083),通过吊杆(SS)与外罐拱顶骨架连接,内外顶之间夹层填充特殊的绝热材料,在顶板外侧为混凝土层。 罐底由三层钢板及保冷层组成,最下层底板为碳钢板,底板和次外层底板为9%Ni钢,每两层底板之间铺设泡沫玻璃砖保冷层。储罐罐壁无管口,所有管线都由罐顶开孔与罐内连接。其结构如下图: LNG储罐工艺设计数据 下面主要以上海LNG储罐的焊接施工为例进行介绍: 二、储罐材料介绍 2.1 储罐所包含的主要材料 外罐:A36、A516Gr380、A516Gr450 铝吊顶:B209M 5083-O 内罐:A553 TYPE 1(9%Ni钢) 螺柱:A108 Gr1015、A276 TYPE 304 接管及套管:TP304L、API 5L Gr. B、A516Gr450 2.2 9%Ni钢介绍 9%Ni钢于1944 年由美国INCO 公司开发发明的一种优良的低温用钢,1948 年推向市场。1956年初列入ASTM标准。1960 年以前9%Ni钢只能用铁素体焊条焊接,需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这对于制造大型储罐是一个难题。1960 年10 月,采用Inconel型焊条焊接9%Ni钢成功,并通过了液氮温度下的爆破增压试验。后来开发的9%Ni 钢的双正火+ 回火(NNT)热处理工艺和淬火+ 回火(QT)热处理工艺使9%Ni 钢的焊接不需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1962 年,ASTM规范认定: 板厚不超过38mm 的储罐可以不进行消除焊接接残余应力热处理,1963年又扩大到50mm,使9%Ni 钢用于大型LNG 储罐制造成为可能。1952 年,第一台9 %Ni钢储罐在美国投入使用。1965 年法国用9%Ni 钢建造了第一艘LNG 油轮Jules Verne 号,舱容 2.584 万m3。日本大规模使用9%Ni 钢开始于1969 年横滨港建成的3.5 万m3 和4.5 万m3 LNG储罐,1977 年将Ni9 钢列入JIS 标准, JIS G3127对9%Ni钢的热处理进行了如下要求:双正火+ 回火处理(NNT)和淬火+ 回火处理(QT)。1980 年日本建成了7.5 万m3LNG 储罐。 1991 年JIS G3127 中明确指出:根据需要可进行中间热处理。1982 年后,9%Ni钢已经成为低温储罐主材,逐渐取代了Ni-Cr 不锈钢,截止到1995 年世界上已建的最大9%Ni钢储罐容积为14万m3。由此可见,9%Ni 钢已是国际上低温设备领域广泛使用的钢种,其焊接性能良好,焊接工艺已日臻成熟。而在我国由于对9%Ni钢焊接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晚,特别是在LNG储罐焊接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工艺规范也不完善。 目前推荐并且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三种: (1) NNT处理 第一次正火加热至900℃ 空冷。第 二次正火加热至790℃ 空冷, 然后在550-580℃ 回火后急冷.处理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与贝氏体。 (2) QT 处理 800℃ 水淬或油淬, 然后550-580℃ 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为低碳马氏体。 (3) α+γ 双相区淬火+回火(Intercritical HeatTreatment,简称IHT) 一般为800℃水淬+670℃水淬,然后经550~580℃ 回火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